优质大米远销广东福建、碎米可以酿酒、米皮用来榨油、谷壳能够加工成饲料……记者日前从颍上县半岗镇大米协会了解到,近年来,该镇大米加工业蓬勃发展,全镇8家企业,年产籼米10万吨,加上副产品销售,年产值达5亿元。
淮河畔的黄金米仓
从颍上县城往南至半岗镇,沿途是成片的稻田。进入半岗镇,除了水稻更是难见其它农作物。这里南临淮河,北靠八里河,北部多平坦岗地,南部多低洼滩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光热资源为稻米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前,全镇80%的耕地都用于种植水稻,镇内49座电力排灌站旱能灌、涝能排,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可靠保障。”据半岗镇大米协会会长秦心明介绍,该镇年产水稻约3万吨,占全镇加工总量的10%,还从周边乡镇和六安的霍邱、寿县等地购入稻谷进行加工,“这一带的水稻引淮河水或浅层地下水灌溉,产出的大米色泽淡青、颗粒均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依靠品质赢市场
早在1995年,半岗镇的籼米就已经出现在南方市场,但市场占有率较少。“当时镇上有五家米厂,每天的加工量在80吨左右。相较于周边淮南市夏集镇、颍上县南照镇的大米,我们的产品加工质量和销量都不高。”秦心明告诉记者,在水稻收获的季节订单纷沓而至,但是,一个月后,东北优质大米进入南方市场,半岗镇的米厂也随之进入经营淡季。
产品没有名气、市场不够稳定、资金周转不开、农户屯积粮食……一系列不利因素限制了半岗镇稻米加工企业的发展,期间,有两家米厂因经营困难而倒闭。
2008年至2009年,国家大幅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格,这让不少库存稻谷的米厂坐地升值几十万元。有了这笔额外的收入,企业纷纷更新加工设备,镇上的米厂也从三家增加到八家,其中腾达米业公司还投资40余万元购置了一部电脑色选机。“半岗大米要想在广东、福建等地打开市场,就必须提高品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电脑色选机可以挑选出质量稍低的白米和黄米,让大米色泽晶莹剔透,当年企业生产的大米备受市场青睐,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第二年,镇上的其他七家米厂纷纷添置了电脑色选机。随着大米品质整体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南方客户把订单投向这里。“近年来,半岗大米在南方市场一直供不应求。去年是个丰收年,八家米厂总产值达到5亿元左右,纯收入均跨过了百万元大关。预计今年的产值将突破6亿元。”秦心明说。
薄利多销谋发展
为促进稻米加工产业发展,早在2007年,半岗镇的米厂就自发成立了大米协会。多年来,协会在收集市场信息、联系订单和提高大米品质等方面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少帮助。然而,当前占据广东和福建大型商超和批发市场大部分摊位的,还是进口大米和东北大米。
“半岗大米想要争取更多市场份额,除了提升品质,还需要有价格优势。”半岗镇郑氏米业公司负责人王凤告诉记者,鉴于此,他们采取降低利润、薄利多销的战略,“2010年以前加工100斤米能挣十块钱,现在只能挣两块钱。”
得益于物美价廉,半岗大米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企业的订单也纷至沓来。记者近日在郑氏米业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忙着加工大米。“当前正值高温季节,为避开用电高峰,降低用电成本,我们一般选择在晚上加工。从晚上十点到第二天上午八点,这条生产线能加工籼米80吨左右。”王凤告诉记者,虽然利润比较低,但需求量大,算下来一年能挣个百十万,效益比前几年还好,“随着半岗大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我们准备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大米品牌,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新闻推荐
针对当前连续高温旱情,颍上县各泵站及时开机提水,为禾苗送水。图为8月8日,该县润河镇汪堂村村民凌培灵在灌溉稻田。&nb...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