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是以文章教学为中心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陶冶性格情操的教学活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是机械的知觉活动,而是教学双方认知情感的活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在情感方面加强刺激和娱悦性,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愉快,进而增加学生的内动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调动呢?
一、情感调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
首先,从阅读的本质特点来看,阅读除了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和语言技能活动外,更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现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情感在认知过程中的特殊功能,利用情感驱动,活化学习动机、活化心智、陶冶性情,对提高阅读效率,进行审美教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从教材方面看,小学语文课文具有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具有掩饰不住的情思,它会给人以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等感情熏陶。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抒情的语言、浓烈的情感,抓住课文特有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使读者与作者通过文字载体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为学生理解课文奠定基调,以增强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效果,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认为的那样:学生积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进行情感调动
一是要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时儿童和教师的共同活动,首先是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二是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释放情感能量,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人总是有情感的,总是在喜爱一些事物和憎恨一些事物的,虽然每个人的情感的趋向和程度是有差别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及成人,但他们知觉的感受力和视觉的灵敏度却可超过成人。
三是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良好情绪和情感能使人点燃智慧的火花,并能动员平时没有的体力和智慧去克服活动中的各种困难。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也说:“情感淡泊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绝对是蠢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和思维方法,而且要对学生更深层的情感、意志、情操等领域施加影响。事实证明认知离不开情感,而情感有利于认知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和健康的情感认知和感知世界,并在情感力量的推动下形成积极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这样,不仅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而且能借助课文强烈的感染力,去陶冶学生的性格,升华他们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
(颍上县八里河镇东十八铺小学朱士化)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韦石)9月4日,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市领导叶露中、余向东、李志伟出席会议。 会上,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志伟通报了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