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明年要读初中,老家的房子也要拆掉重建,外出打工十年,我们还是打算回老家找活干。”在阜阳火车站出站口,刚下火车的颍上籍农民工李国远顾不上吃早饭就往农民工招聘会的展台前挤。他说,“现在,家乡的工资也不比外面低多少,好好干一样能挣到钱。”
外出打拼已十年
38岁的李国远是颍上县建颍乡管谷村人,从2004年起到常州打工,他带着爱人和两个孩子已在外生活了十年。
“刚出门打工时,女儿三岁,儿子才六个月大;现在,我们一家都在常州,已经习惯了那里的城市生活。”李国远在常州一家轮胎厂当工人,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爱人在电子厂上班,工资水平和他相当。两个孩子都在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读书,女儿读六年级,儿子读三年级。
“要是干体力活或技术活,工资要高一点。这些年,我们都是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作,根本就学不到技术,到现在还是普工。”李国远说。
在农民工招聘会现场,李国远一连跑了好几家企业的招聘咨询台,招聘宣传材料拿了一大摞,还不时给用人单位留下电话,登记个人信息。“在家乡工作,进厂干活也是按月结工资,加班的话工资另计;有些厂还给买保险,跟在常州差不多。”李国远说。
期盼返乡就业
在外打工十年,对常州已经相当熟悉,回老家就业意味着要适应一个新环境,这对李国远一家来说是一个考验。然而,就现在形势看,回家是一种长远发展的需求。女儿来年春天就要参加小升初考试,如果考得理想,就能进入当地重点学校读初中;如果考得不理想,要么去普通学校混个毕业证,要么回老家读初中。这样的话,一家人都要回来。
李国远家有一亩四分地,靠种地收入不可能满足一家四口人的开销。即便是回老家看小孩上学,他和爱人也要重新找一个生活门路。
他们没有做过生意,回老家过年这段时间想看看能不能在家门口就业。小两口正年轻,不管啥活都能干,只要能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他们愿意吃这份苦。
“老家这边的工资水平不比南方低多少,两个人只要下劲干,生活还是有盼头的。”李国远说。
回家盖房压力大
建颍乡管谷村位于颍河南岸,李国远的老房子紧挨着颍河河堤。
“这房子早就不能住了,房顶漏塌了好几处,屋里的家具都沤烂了。”李国远指着竹林深处的三间砖瓦房对记者说,由于出门打工多年,1990年建的三间砖瓦房疏于管理,早已不能住人。前些年,堂屋的门也用砖块砌上了,即使过年回家,也进不到屋里去。近年来,颍河航运慢慢发展起来,河滩每年都在塌陷,原来这块临河的宅基地已经不能再盖房子。
“我们七年时间都没回来过年了,父母兄弟都在常州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趟。”李国远说。
这次回家过年,李国远带着一家人借住在一位堂叔家。村里不少人家都盖起了两层小楼,这让他倍感压力。出门在外用钱的地方多,孩子们都在上小学,除了交学费,还要吃饭穿衣。两个人上班工资不少挣,一年下来也攒不了多少钱。提起回老家盖房子,夫妻俩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家里的房子早晚都要盖,农村消费水平低,早点回来找活干还能多攒一点钱。”李国远说。
新闻推荐
陈伟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