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公布打假战果和典型案例,一年抓获制售假商品嫌犯3198人
昨天,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去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打假战果和典型案例。据介绍,全省公安机关共破案296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198名,涉案总价值近27亿。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注意到,制售假酒是假冒伪劣商品的“重灾区”。
1
案例
外贸冲锋衣原是山寨货
2011年底,省城一家名为富海服饰有限公司的企业在未取得美国“THE NORTH FACE”(中文译名“乐斯菲斯”,全球著名户外服饰品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与美国APM环宇公司签订协议,私自委托合肥、肥东、明光等地的三家服饰公司,生产10万余件假冒的“THE NORTH FACE”户外运动装,并销往美国。在经群众匿名举报后,去年6月,合肥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彭某,查获假冒服装3万余件。
经查,2011年底,从事外贸生意的彭某在广交会上结识了美国APM环宇公司维克多(VICTOR)。随后维克多联系彭某,希望可以委托他生产“THE NORTH FACE”品牌服装13万余件,并向彭某预先支付了定金。彭某在与维克多口头约定后,开始服装的生产。并于2012年1月专门找到一家生产假冒商标的公司。
2012年,维克多向彭某陆续支付300余万元,彭某为了赶工期,又分别委托了其他几家公司代为加工。截至2012年8月,几家服装公司共生产“THENORTHFACE”户外运动装10万余件。其中72000件被美国APM环宇公司回购,销往美国等地。目前,案件已移交至法院作进一步审理。
2
兄弟俩“拜师”学制假酒
案例
去年11月,霍邱县想走发财捷径的刘氏兄弟经人介绍,找到曾因制售假酒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的当地人王某。经后者指点,他们掌握了生产假酒“技术”。
在王某的陪同下,兄弟俩驾驶货车,前往江苏省无锡市和山东省郓城县,联系定制“临水坊”酒盒包装材料和酒瓶,并从本地低价购进劣质白酒、假酒防伪标识和相关制假设备,开始“生产”。
尝到甜头后,元旦刚过,兄弟俩又租下附近一处大型塑钢封闭仓库,决定扩大“生产规模”。今年1月27日,早就盯上他们的霍邱警方出动,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查缴大量“临水坊”、“迎驾槽坊”等品牌假酒,涉案价值500多万元。
从省公安厅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来看,假酒制售是假冒伪劣商品的“重灾区”。今年1月14日,颍上县公安局也破获吴氏家族制售假酒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获“口子”等品牌假酒350余箱,各类假酒标识、包材2000余件。
3
网售假药,两年卖百余万
案例
去年9月10日,滁州市天长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破获一起特大销售假药案,抓获销售假药的犯罪嫌疑人郭某、吴某并缴获一批未销售的“易瑞沙”、“特罗凯”假药,该案涉及全国25个省,涉案价值100余万元。
据滁州警方介绍,2010年8月20日,郭某在网上注册虚假的“北京博康医药”宣传网站后,以北京一公司代寄药品并代收货款的方式,公开销售“易瑞沙”、“特罗凯”等假药。
警方调查发现,该公司与郭某签订的《代收货款合同书》以及代收货款清单显示,2012年4月8日至案发,郭某以每瓶批发价500元、零售价1500元的价格,向全国各地382人次批发、零售“易瑞沙”、“特罗凯”等假药,销售金额共计1298302元。目前,该案已移送起诉。皖公宣 唐书俊 周舵 本报记者 姚凯 胡广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曾任颍上县一国土资源所副所长的李某,给该乡段某某等60多户群众办理虚假的土地使用证、建设规划许可证等,并收受6万多元,造成国家经济损失200多万元。日...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