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钱拿到了,村民19年讨债路走到头本报报道后,颍上县五十铺乡九湾村三干部借钱还上3万多元建材款

来源:新安晚报 2014-03-03 06:55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报道后,颍上县五十铺乡九湾村三干部借钱还上3万多元建材款

“没想到春节后这么快就给了。”昨天上午,一拿到钱,田东东就立即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话时还有点激动:“太感谢新安晚报为老百姓的事一直关注着,不然,这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给。”

“你们报纸连续报道后,颍上县五十铺乡政府非常重视,政府负责人到村里,找到几名村干部安排还款的事。”田东东说。

“今天上午,我们找田东东谈了,我们是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现在已经将钱还上了,我们三名村干借钱还的。”昨天,颍上县五十铺乡九湾村的胡会计告诉记者,现在钱是由他们村书记、村主任和他三人出的,“只有先想办法将欠款还上,至于这笔钱怎么算,等以后再说吧。”  

本报记者 王振宇

19年前,颍上县五十铺乡政府因为修路,从村民田炳飞家开的厂子里采购了3万多元的建材,但没有当场给钱。在随后的19年里,乡政府和九湾村村委会相互“踢皮球”,田家人没讨到这笔货款(本报曾报道)。“太感谢你们了,现在钱终于给了。”昨天,田东东告诉新安晚报记者,这些钱,他和爸爸、爷爷要了19年。

■新闻回顾

1995年田家开厂,生产预制板、水泥管、电线杆等建材。当年,五十铺乡政府从厂子里采购了一批水泥制品,总价为32400元,但当时并没有付款。田东东的爷爷和父亲都认为:“政府用东西不会不给钱”。于是,就让乡里先拉去用了。

然而,路修好后,钱却一直没到手。后来,乡政府便将自身与田家的债务关系转移给了九湾村村委会。此后,乡政府和村委会就为这钱相互“踢皮球”。

1995年乡政府赊账时,厂子由田东东的爷爷负责。之后,他爷爷就经常去乡政府要钱,一直要到2002年,岁数大了,也就放弃了讨债。然后,其父亲从2002年开始要钱,一直要到2011年,他父亲也烦了,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去乡政府或村里要钱了。

从2011年开始,田东东讨要欠款,直到如今要到钱。

本报此前就政府欠钱一事连续报道。

新闻推荐

娃跟谁姓谈不拢,恩爱夫妻竟成仇

法律赋予姓氏更多自由。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姓名权”的立法解释。根据解释,子女可以有条件地选取父姓和母姓之外的姓氏。 ...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钱拿到了,村民19年讨债路走到头本报报道后,颍上县五十铺乡九湾村三干部借钱还上3万多元建材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