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玉洁 通讯员 武万勇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颍上县夏桥镇龙王庙村,眼前,一排排竹木苍翠欲滴,散发着芬芳的自然气息;一幢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白墙黛瓦徽韵十足;一颗颗茶花、香樟点缀其间,景色怡人仿佛画中一般。“俺们村建得这么美,包村干部绳少友可没少出力。”村民郑珊说。
“雷锋同志曾说,‘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身为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工作中,58岁的夏桥镇信访办主任绳少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2011年成为夏桥镇龙王庙村的包村干部后,绳少友带领当地党员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一步步将龙王庙村建设成景美、民富、和谐的美好乡村。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尤其关键。”绳少友告诉记者,新村建设规划虽然经群众举手表决通过,但落实起来却非常困难。一方面,大家在老村庄住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另一方面,建新村要进行土地调整,有村民担忧:老房子拆了、地也占了、钱也花了,新村要是建不起来,我们住哪儿?在清理地表、放线开工时,少数村民甚至当场唱反调。
“群众的心思我非常理解,新村建设就是为了群众,因此必需尊重群众意愿,打消大家的顾虑,获得大家的支持。”于是,绳少友与村干部们一起调研民情、走访农户、宣传政策,并请出老干部、老党员、老前辈,组成“三老会”出面协调。忙起工作来,绳少友常常忘记了饭点。“他就是有一种钉子精神,为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他吃住在村里,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光群众代表大会就组织召开了40多次。”夏桥镇党委书记庄飞说。
回忆那段经历,绳少友表示,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新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有盼头了。”
新村建设过程中,为了赢得群众的信任,绳少友与村干部们协商,定下了一条铁的纪律:村干部不能承包任何与美好乡村建设有关的工程项目。“党员干部廉洁奉公,以身作则,才能与群众紧密联系。大家团结一条心,力量拧成一股绳,未来发展才会更好更快。”绳少友说。
如今,龙王庙新村一期新建徽派民居已经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建设。走进一户刚搬进新居的村民家中,厨房内是现代化的整体厨柜,客厅内摆放着55寸的液晶电视,房顶上吊着华丽的吊灯……处处彰显着农村新变化、新生活。“新房子近300平方米,室内设施齐全,住着可舒服了。”房主赵明球笑着说。
对于美好乡村建设,绳少友的期盼不仅仅是让村民们搬新家、住新房,还着重于改善村落环境,增加村民收入,发展农村产业,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下一步,村里打算修沟塘,搞绿化,建设园林花木基地,发展运输业,搞活农家乐,打造一个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的美好乡村。”谈及龙王庙村的未来,绳少友思路清晰,劲头十足。
新闻推荐
颍上县谢桥镇龚集社区位于颍上、凤台两县交界处,集贸市场平均日交易额达8万余元。近年来,该社区充分发挥集贸市场的辐射、吸纳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集商贸、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美好乡村。图为4月21日...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