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艳明
田野上,绿油油的大葱、水稻、大豆绵延到唐垛湖,长势喜人;一垄垄大葱之间,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劳作,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这是近日记者在颍上县垂岗乡新台村看到的情景。近年来,新台村党总支带领村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依托临近唐垛湖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大葱种植是我们村持续了几十年的特色种植项目,每家每户都懂种植技术。”新台村党总支书记李寿金告诉记者,但2010年前后,村里的大葱遭遇一次虫害,寄生虫钻进葱叶里搞破坏,喷施药物也无济于事。看着大葱产量受到影响,无计可施的村党总支成员联系上了颍上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在县农技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村民积极改良种植技术,解决了虫害,提高了产量,也坚定了他们种植大葱的信心。目前,新台村大葱种植面积达800余亩,颍上县蔬菜市场上一半大葱都来自该村。
“每年种三四亩大葱,收入四五万元,除去各类开销还能结余不少。”采访当日,70多岁的村民闫红章正在田里喷施农药,他对记者说,虽然平时辛苦点,但是收入可观,干起活来全身上下都是劲。
为进一步扶持大葱产业发展,眼下,新台村党总支正准备为当地大葱注册品牌,在村里形成种植、营销、运输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让新台大葱走进各大超市,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毗邻唐垛湖,新台村耕地土质相对湿润,适合很多农作物生长。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近两年,新台村党总支着力引导村民推进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今年午收结束后,村党总支成员李寿良流转土地种上了西瓜。“我们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相对较少,为给村民们做个示范,我从外地引进了新秀、金鑫两个西瓜品种,种了200亩。”李寿良笑着说,从目前情况看,经济效益较为可观,准备明年带着村民一起干。
不仅仅是种植业,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新台村的养殖业也呈现较好发展势头。在原有养鸡专业合作社和散户养殖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今年5月份,新台村有50户村民没花一分钱,相继从村党总支那里领回几只羊羔,这让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县畜牧局申请的‘国际小母牛\’扶贫项目有两个名额,我们村争取到了其中一个。按照项目合同,150户村民将会受益,第一批50户的羊羔已经开始养殖了,第二批100户很快就能领到羊羔。”李寿金告诉记者,这样一来,村民省去了投资买羊羔的钱,等羊长成创收后,养殖户再将购买羊羔所需资金归还投资方即可。
“首批领到羊羔的50户村民,已有十几户自动组织起来搞起了集体养殖。”李寿金随手拔起地头的野草说,新台村土壤湿润,草长得旺盛,很适合发展规模养殖业,等第二批项目落实后,我们准备带领村民组建一个养羊专业合作社,着力发展养殖事业。
新闻推荐
王传红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