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尚原野
俗话说,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尽管不需要忙活这三样,但颍上县八里河镇万台孜村的王海,每天还是一大早便钻进了自家的大棚,收获蔬菜,打包装箱……
“现在黄瓜每斤1元钱对外批发,摘出来多少都不愁卖,甚至都不用出县就能卖完。”忙着为黄瓜称重的王海,得意地告诉记者,这个季节,市场上最走俏的蔬菜就是黄瓜,按照眼下的产量和行情来算,今年一亩地的纯收入能达到6000多元。
王海的好收成并不偶然。去年秋季,眼看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户依靠发展特色种植赚得盆盈钵满,王海也在村里流转土地,建起了蔬菜大棚,并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王海的合作社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200亩,种植品种也从单一的西瓜发展到蒜苗、莴笋、西红柿、西兰花、草莓等6个品种,亩均纯收益更是达到了每年五六千元的喜人水平。也正因此,王海准备利用秋收的好时机,再流转200多亩土地,进一步扩大特色种植规模。
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增收致富。在这方面,王海不是个例。
近年来,颍上县依据当地实际,发挥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走发展有规模、布局讲科学、品种重优化、产销一体化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同时,通过出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合理配置土地、资金及技术等各类农业生产要素,既较好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也有力促进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目前,该县已建成万亩设施蔬菜、万亩桑园、万亩杞柳、40万亩优质强筋小麦、30万亩优质水稻、10万亩优质高淀粉红芋、15万亩优质专用玉米、15万亩高蛋白大豆等“八大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红星、八里河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核心,扩展建成包括优质粮食、名特优水产、标准化健康畜禽养殖、无公害蔬菜和观光休闲农业等五大优势产业集中区,辐射带动若干个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共同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此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该县休闲农业也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目前,该县休闲观光农业经营单位达到183家,从业人员超过2.6万人。今年初,该县还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成为省内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特色农业大县。
“今后,我们还要在优化结构、示范带动、突出特色等方面下功夫。”颍上县委副书记、县长窦灿辉表示,下一步,该县将巩固完善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红星、八里河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环颍城旅游休闲观光景观带、生态湿地和乡村旅游景观带以及观光采摘、乡村体验景观带,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真正把颍上打造成县兴民富的皖北水乡。
新闻推荐
颍上县杨湖镇李士光2011年返乡创业,从上海崇明岛引进优质湖羊品种,利用高床养殖技术,走科学饲养的路子,年利润达400万元以上。近两年,李士光还带动周边一部分群众养羊,走上共同致富路。图为工人正在给...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