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周广亮 李利新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11月17日以来,阜阳市创新宣讲方式,广泛开展四中全会精神微宣讲,目前已组织开展微宣讲200多场,直接受众3万余人次,用小的切口、新的视觉解读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坎上。
周密安排 精心谋划
信息化时代,如何最快最短最有效地抓住听众,让大家坐得住、静得下、听得进,使四中全会精神入耳入心,需要创新宣讲方式。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在总结探索的基础上,开展了四中全会精神微宣讲。
10月31日,阜阳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微宣讲团成立,成员中既有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也有县市区党校理论工作者;既有司法局从事法律工作的法律专家,也有经验丰富的检察官、法官。11月7日,市委宣传部召开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市微宣讲团备课会,进一步部署宣讲工作。
11月18日,市微宣讲团在市开发区京九办事处举行首次宣讲,标志着微宣讲巡讲活动正式启动。随后,市委讲师团先后组织市微宣讲团成员,分专题走进颍淮大讲堂市直各分讲堂进行巡讲,同时赴企业、街道、社区等开展宣讲。12月初以来,各县市区相继成立本地微宣讲团,以颍淮大讲堂267个基层分讲堂为平台,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学校等进行巡讲。
新颖别致 广受欢迎
前不久,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微宣讲走进颍淮大讲堂·商贸分讲堂。“说到良法之治,我们先看一个最新的事例。今年11月10日,南方某市发布通告:外地人员应当自到达居住地之日起3日内到所在街道或者社区管理机构报道。而调查显示,高达72%的人认为这个规定不合理……”宣讲员一上台就用最新的案例吸引了听众,而对案例的剖析更是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
为寓教于心、寓教于乐,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对宣讲形式进行了创新,“微宣讲”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短:时间短,每个专题15-20分钟;篇幅短,讲稿字数2000字左右,反复修改提炼。二是精:内容精,采用 PPT 形式,利用图片、影视资料,围绕颍淮大地的生动故事去阐释;语言精,没有废话、套话,用接地气的语言进行讲述。三是新:观点新,将最新的案例融入宣讲中,令听众耳目一新;见解新,对案例进行多角度挖掘,引导听众通过事例悟出道理。
12月2日,市微宣讲团走进阜南县鹿城镇,新颖活波的宣讲形式深受大家喜爱,会场秩序良好,既没有人接听手机,也没有人随意走动。在太和、颍州、颍东……类似的场景不断出现,台上激情宣讲,台下仔细聆听,有的听众还利用手机等设备把视频、音频录下来,“回去后慢慢消化”。
坚定信仰 加快步伐
“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心里。”听完宣讲后,颍上县慎城镇颍阳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家刚表示,此次宣讲不仅帮助大家更好地领会了全会精神,也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基层是社会的基石,基层法治建设在整个法治中国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颍东区枣庄镇党委书记马达说:“我们将以此次宣讲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强化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法治思维,为推进全市法治建设作贡献。”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依法治市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一种宝贵的城市文化软实力。随着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随着依法治市的强力推进,随着全民信仰的不断增强,法治阜阳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李方达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