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真子 通讯员 丁瑞侠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颍上县西三十铺中心校校长王怀锋最关心的事,都与农村教育相关:“城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大”、“农村学校留不住教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源少”……为了这些问题能够早日解决,王怀锋自从当选市四届人大代表以来,几乎在每一年的人代会上,都会提出相关议案和建议。用他的话说,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农村孩子也能上好学。
谷雨时节的颍上县西三十铺镇,春风和煦。看着学生们在校园里高喊励志口号绕着操场跑步,校长王怀锋露出了笑容。
2009年,王怀锋调入颍上县西三十铺镇中心校担任校长,而那时的西三十铺镇中心校是该县有名的“烂摊子”。“教风学风差,生源少、人心散。”但王怀锋还是坦然接受了这一岗位,因为他觉得,通过努力改变学校的现状,就是帮助当地农村学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份力,出得值。”
走访学生家长、找教师谈话,摸清学校问题症结、琢(对策机制……一番努力后,王怀锋带着校领导班子,一口气提出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班级量化考评制度、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等多个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改革方案。
“那时候,不建章立制根本不行。”本以为自己的一片心血很快能见到效果,但王怀锋没想到,这些方案刚开始执行,就遭到了个别教师的反对——这些方案,尤其是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执行,使教师的收入与教学成绩等挂上了钩,直接触动了个别人的利益。
“一个学期结束后,就有教师跑到我办公室去闹,那段时间我自己压力也很大,别人都说我一下变老了。”王怀锋说,但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有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他还是对闹事的教师进行了耐心地劝解,继续坚持改革,并积极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探索高效课堂。
就连王怀锋自己也没有想到,改革仅短短两三年,学校就发生了大幅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提高了,争先创优的氛围变浓了,在校人数增加了,学校在全县的综合排名也是直线上升。很多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特岗教师流失严重的现象,但在王怀锋的努力下,这个问题几乎没有困扰过西三十铺中心校。因为工作成绩突出,王怀锋被选为市四届人大代表。
“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现在还很严重,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农村教师岗位待遇留不住人的问题,还得进一步解决。”这两年,王怀锋越发担心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他看来,这一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大量农村娃教育、发展的大事。对此,他精心准备并向市人大提交了《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议案。令他欣慰的是,这份议案很快成为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上通过的六件议案之一,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快速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相信总有一天,农村的孩子不再千辛万苦地挤到城里去上学,在农村同样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王怀锋说,现在,各级政府正在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他在充满期待的同时,也会继续尽心尽责,为农村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宋玉洁实习生董淑敏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