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当记者来到颍上县刘集乡杰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时,村民马绍杰正带领大伙在大棚内忙着。“番茄的田间管理比较费工夫,不像芹菜那样简单,不过俺们管理的到位,番茄长势还是很不错的。”马邵杰说。
走进大棚内,映入眼帘的便是长势喜人的番茄。“俺们这10多个大棚的番茄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能上市了。”马绍杰高兴地向记者介绍,由于这几个大棚采用了钢结构、内棚膜和自动喷水、滴灌等技术,再加上科学的管理,成熟的时间相对较早,可提前上市。
“党的十八大提出共筑中国梦,俺们返乡农民也有自己的梦想。”马绍杰告诉记者,他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够通过种植蔬菜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同时带动更多的村民实现致富梦,眼下,他的梦想就是番茄能够正常上市,卖上一个好价钱。
今年46岁的马绍杰,出生于颍上县刘集乡三优集村,由于小时候家庭困难,他很早便外出务工,希望在外实现掘金梦想。但远离家乡的打拼,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几十年来,他饱尝了社会的心酸,却依然没有收获事业的成功。
2013年春节,回到家乡的马绍杰发现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发展更是如火如荼,这让他动了返乡创业的心思。当他将这一想法告诉同村的致富能手马典成时,马典成对他的这一想法也极为赞同。
但创办什么样的项目好呢?两人都陷入了沉思。“我们经过市场调研,最终决定发展农业项目。”马绍杰说,近几年家乡大力发展农业,对于农业项目的上马也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让他们看到了发展农业的巨大前景。
说干就干,马绍杰、马典成两人在村庄周边流转了50亩土地种植西瓜。“当时流转土地时,小麦刚刚收获,不知道种什么好,便露天种植了50亩西瓜。”马绍杰说,没想到,即便是没经过太多准备的种植,也让他收获了不少,“一季西瓜,就卖了将近20万元。”
尝到了甜头的马绍杰和马典成,自此更加坚定了发展农业逐梦想的决心。第二年,他们便将流转土地的规模由50亩扩展到了260亩,种植的品种也由最初的西瓜发展到了番茄、黄瓜、芹菜等。
传统的蔬菜种植,容易带来风险,只有运用科学的技术、现代的种植手段才能实现蔬菜种植的高效产出和盈利。见多识广的马绍杰和同村致富能手马典成达成了共识,两人先后投入资金260余万元,建设了100个钢结构大棚,并在每个大棚里都建了喷灌和滴灌设施,使用科技种田,不断改进自己的种植模式,使得蔬菜大棚的产出效益显著提高。
“这不,俺们这儿的番茄还没上市,瑶海农产品市场的人都已经提前过来预约了。”马绍杰自豪地说,这两年,杰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根本不愁卖,各地的采购商都是上门收购,去年,合作社的年销售收入突破了100万元,今年预计产值将超过500万元。
“一人富不算真的富,全村富才幸福。”马绍杰说。下一步,他打算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流转500亩土地,同时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建大棚分包给农户管理,让农民种植由合作社计划的蔬菜,再由合作社统一对外销售,带动当地老百姓一起实现致富梦想。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宋玉洁实习生董淑敏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