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关加加通讯员王鹏飞记者在颍上县王岗镇郑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5-27 08:5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关加加 通讯员 王鹏飞

   5月24日,记者在颍上县王岗镇郑湾村看到,占地30多亩的食用菌大棚内,菌袋堆得整整齐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清香。

项目负责人唐宏岩指着一个个菌袋告诉记者,这里面的培养基都由麦秸秆、锯末、玉米芯、桑树枝屑等制成,用它们来种植毛木耳、金针菇、香菇和灵芝等菌类,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且菌渣可以还田,效果很好。

2006年,长年外出务工的唐宏岩了解到食用菌行情好,便返乡与几个亲戚尝试种植。前期还不错,但发展至第三年时,由于市场萎缩,唐宏岩遭受了很大损失。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市农技推广中心和颍上蚕桑站举办的蚕桑综合利用培训班给他带去了希望。“通过学习,我得知桑枝中含供食用菌生长所需的丰富营养。在详细了解培养工艺流程后,当年,我利用桑枝生产干木耳300多公斤。”唐宏岩说,初战告捷,随后他添置了专用粉碎设备、接种设备、装袋机和打孔机,不断完善桑枝种菌流程。

在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唐宏岩不仅拿到了利用桑条枝栽培木耳、灵芝的发明专利,还通过不断钻研、实践,发现了将麦秸秆、玉米屑等制成培养基的方法,从而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如何将秸秆变成培养基?在加工现场,唐宏岩介绍说,先用粉碎机将麦秸秆粉碎,按照一定比例将锯末、玉米芯、桑树枝屑掺和在一起,发酵5天,然后装袋高温灭菌16小时,最后接种、养菌。“去年我们加工小麦秸秆800吨,玉米芯、桑树枝屑近400吨,有效利用了废弃秸秆,为秸秆禁烧、保护环境出了一份力。”唐宏岩说。

秸秆弃则害,用则利。作为秸秆利用的受益方,唐宏岩更能体会这一点。在毛木耳大棚里,他拿起一个菌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菌包四五斤重,原来用棉籽壳成本需3元,现在用秸秆等废料合成培养基成本只需2元,一个菌包可以节省成本一元。按照目前每天装2000个菌包来算,一个月就能节约6万元,去掉三四个月的淡季不装包,一年至少可节省成本48万元。

秸秆利用的效益还不止如此。“使用过的菌料渣经过处理,还能变成有机肥还田。”在唐宏岩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他的蔬果大棚。只见近20亩的大棚里,拳头大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即将成熟的西瓜、甜瓜光滑发亮,茄子、辣椒、红薯等作物生长旺盛。“菌渣肥田,能够使土壤松软、吸水性增强,产出的蔬果口感更好。”唐宏岩说。

“食用菌生产具有一高(高效益)两低(低耕地占用、低用水)特征,其种植效益是蔬菜的10倍、粮食的30倍。如今,又兼具了变废为宝等优势,今后我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走循环农业发展道路。”唐宏岩说,目前,他已牵头成立了颍上县鸿涛菌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30多户,并注册了“唐垛湖”商标。近日,他正组织社员准备大量收购小麦秸秆,为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新闻推荐

记者郭晓林实习生王媛媛通讯员韦石市委副书

本报讯 (记者 郭晓林 实习生 王媛媛 通讯员 韦石)6月5日,市委副书记叶露中在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下,到颍上县八里河镇、红星镇、六十铺镇检查指导午收和秸秆禁烧工作,查看适应性农业发展情况。&nbs...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战乱中的童年2015-05-28 08:54
猜你喜欢:
珍珠班的平常心2015-06-05 20:53
评论:(本报记者关加加通讯员王鹏飞记者在颍上县王岗镇郑)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