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岁的陈华田是颍上县黄桥镇小集村人,黄桥镇广播电视管理员。他为人和善、朴实、真诚,工作中敬业奉献、生活中热心助人。“老陈这人,一辈子都在做好事。”乡亲们这样评价陈华田。
1976年8月的一天,17岁的陈华田正在家中吃饭,忽然听到邻居家传来一阵孩子的哭声。他跑去一看,邻居不在家,家里的孩子因病疼得在地上打滚哀嚎。见此情景,陈华田忙找来几个邻居,一起将病人抬到20里外的县医院抢救,终使病人转危为安。
2004年11月的一天深夜,熟睡中的陈华田被一阵阵呼救声惊醒,他仔细一听,原来是邻居苏某家失火了。陈华田顾不上穿棉衣,拎着水桶就朝苏某家跑去。当看到苏某家房屋上电线着火时,他奋不顾身地冲进火中,关闸刀、剪电线……然后手拎水桶,不停地向火中泼水。火被扑灭了,可陈华田却病倒了,高烧数日。
乡亲们口中有关陈华田的善事义举不胜枚举。对此,陈华田总是说,自己生长在农村,心早和乡亲们连在一起,别人有困难就得帮。
除了在生活中热心助人,对待工作,陈华田也是兢兢业业,乐于奉献。自1985年从事广电管理员工作以来,他始终怀抱热情,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地做着自己的工作。1987年3月26日,陈华田在木葛村架杆拉广播线时,不幸重伤骨折,刚刚恢复能下床走动,他就重返工作一线,经过半个月的辛苦奔波,终于使各村广播全部开通。
2010年春节前夕,为确保全镇群众都能正常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陈华田不分白天黑夜加班整修线路。一天中午,当他在电线杆上检修线路时,手机响了,原来,妻子李永兰出车祸在宁波医院抢救。陈华田闻讯后心如刀绞,但他强抑内心悲伤,继续工作到傍晚。那天晚上,亲邻们催他赶紧看望妻子,可他想着,如果全镇电视收视故障,大家在团圆时刻都没办法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权衡轻重后,陈华田选择了先公后己,舍小家顾大家,第二天依然坚持抢修电路,直到全镇电线整修结束,他才踏上南去的列车看望重伤的妻子。当见到病床上憔悴的妻子时,陈华田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愧疚,放声大哭。
工作几十年来,陈华田心系群众,无论哪家收视线路出了故障,他总是第一时间去检修,从不收取手工费。2000年以前他每月仅有40元工资,2000年至今,每月国家补贴300元。参加工作以来他为单位、为老百姓义务出车及垫支电视维修费用累计达3万多元。有人劝他:“工资这么低,别干了,到外地哪怕看大门每月也能挣2000多元呀!何必这样苦熬着?”但陈华田却坚毅地说:“不管钱能挣多少,只要群众需要,我的工作就有意义,我就会坚持下去。”
眼下,陈华田又踏上新的征程。为了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爱心奉献,去年10月,在他的倡导下,与几名热心人与他一同成立了爱心联盟。联盟成立后,大家一起看望孤儿、慰问孤寡老人、为镇里捐赠扫帚和环卫桶……陈华田说,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不停地做好事,让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新闻推荐
近日,颍上县人武部组织全县民兵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动员活动。全县各乡镇以民兵为主体,组织秸秆禁烧宣传队30个、宣传车310多辆,深入田间地头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和法规,为秸秆禁烧工作营造好氛围。 ...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