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过的是黄连水一样的苦日子。由于母亲过早地离开人世,父亲带领我们姊妹四人艰难度日。到了入学年龄,父亲克服种种困难,让我上学读书。从小学到高中,由于家庭贫困,我每前进一步,都有恩师相伴。
在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由于交不起书学费,父亲让我休学,准备带我外出讨饭。班主任许孝侠老师得知情况后,到家里做我父亲的思想工作,劝导父亲让我继续上学,并表态说,我的书学费全都由他包下来。由于许孝侠老师的真诚相助,我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1964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颍上县南照初级中学。
到了初中,我的家庭依然贫困,冬天穿不上棉袄,夏天没有单衣,班主任石德清老师给我买了衣服,还省吃俭用,拿钱买饭票交给我,让我到学校食堂吃饭,帮助我渡过了难关。石德清老师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我,还在学习和工作上给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由于我成绩较好,石德清老师让我担任班级的读报员。每天晚上,按照学校安排,让我用20分钟时间把报纸上一些好的内容读给同学们听。由于我乐理知识较好、喜欢歌唱,石老师还让我担任班级的文娱委员,以此来鼓励我求学上进。石德清老师对我的关爱,使我终身难忘。
到了初中二年级,马振环老师成了我的班主任,也接过了石德清老师的爱心接力棒,继续帮助我一路前行。由于家庭贫困,住校没有被子盖,即使是在严寒的冬天,我也只有一床用破棉絮缝在破被叶子上的“羊皮被”。马振环老师每天工作到深夜,临睡觉前都把他的棉衣脱下来,送到学生寝室,悄悄地盖在我身上。第二天早晨起床,我就把马老师盖在我身上的棉衣送还给他。每当回忆起马振环老师对我的关爱,我都会留下感恩的泪水。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高中开始招生,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颍上县红星中学高中部。上高中的时候,家里穷得连双鞋子都买不起。看我经常赤着脚上学,红星中学的教导主任丁如玉老师就把他自己的鞋子拿给我穿。那时候的师生关系真的如同父子,老师就是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老师胜过自己的父母。
在恩师们的关爱和帮助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顺利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也为我的人生铺设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如今,我已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普通一员,每当回想起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各位恩师,心里都充满了无限感激和怀念。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徐东升)“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5月26日,颍上县妇联、颍上县邮政局、颍上县财政局等单位在该县夏桥镇光辉小学联合启动颍上县第四届“爱心报刊”捐赠留守儿童公益活动。 “...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