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秸秆变成奶牛可口饲料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5-18 08:5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关加加 通讯员 武万勇 王鹏飞

过去只能当柴火烧的小麦、玉米秸秆,如今在颍上县的奶牛场成了“香饽饽”。位于颍上县六十铺镇的苏皖良种奶牛繁养有限公司,通过秸秆青贮技术,把秸秆变成了奶牛喜爱的可口料,不仅解决了冬季饲料“断顿”的烦恼,带动当地养牛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5月13日,记者来到颍上县六十铺镇桃花店回族村,只见苏皖良种奶牛繁养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忙着将小麦秸秆送进食槽,成群的黑白花奶牛看见“午餐”,纷纷悠闲地享受着美食。“奶牛场现在存栏1300头,一天一头奶牛能消耗秸秆60公斤。”一位工人向记者介绍说。

苏皖良种奶牛繁养有限公司负责人江义告诉记者,北方地区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一到午收,总会出现焚烧秸秆问题,产生的浓烟既污染环境,又影响安全。用秸秆作饲料,不仅能节约成本,增加农民收入,还能为环境保护作贡献。

今年48岁的江义是江苏南京人,2007年8月,由颍上县招商引资而来。“之所以选择颍上县,是看中了这里丰富的秸秆资源。粉碎后的秸秆经过杀菌、发酵和氨化处理后,是饲养奶牛的高档优质饲料。”江义说,经过近8年的发展,公司如今占地面积200多亩,现建有牛舍7栋1.3万平方米、7500立方米的青贮池5座、60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座,年消耗各类秸秆1.8万吨。公司年产鲜奶量2500吨,实现年产值2000多万元,纯收益200多万元。

“青贮的秸秆加上人工、运输、加工等费用,成本是每吨260元;如果专门购买饲料的话,每吨在600元。”江义告诉记者,奶牛比肉牛的食量要大。使用秸秆青贮技术后,不仅解决了奶牛场庞大的秸秆需求,也为周边村庄的秸秆找到了出路。

六十铺桃花店回族村村民杨培其家里种了30多亩地,自从江义的奶牛场建成后,他每年都会将秸秆卖到这里。“去年一年,我送到奶牛场的小麦秸秆达1万多斤,玉米秸秆近10万斤。一亩地,光卖秸秆,就能多收入二三百元钱。”杨培其说。

由于午季收购秸秆需要人手,江义每年都会请周边村民加入到秸秆回收队伍中。午收和秋收期间,64岁的杨美兰都会到江义的奶牛场打零工,一年下来,除了照顾家里的几亩地外,还能挣四五千元。

尽管如此,在秸秆收购过程中,江义还是遇到了人力不足、秸秆收购力度小的问题。“农村青壮劳力不够,老年人年龄都偏大了,找不到人到田间收秸秆。”江义说,有一段时间,养牛场不得不靠河里的水草喂奶牛。“水草价格是每斤三毛六分钱,一车水草2300斤,需要800元。按照我们去年收购小麦秸秆5分钱一斤、玉米秸秆一角三分钱一斤的价格来算,喂食水草要比使用秸秆成本最多高出8倍。”

“农民能送多少秸秆,我们就要多少。”提到即将到来的午收,江义满怀期待。“即使按照去年的价格,一亩地麦秸秆也可以卖220元钱。现在公司已经准备好了场地和400万元资金,这段时间正积极组织工人加强宣传,调动周边村民售卖秸秆的积极性,打算今年收购麦秸秆4万吨以上。”

新闻推荐

月日颍上县首部微电影情满花鼓乡开机影片以花鼓灯的传

5月16日,颍上县首部微电影《情满花鼓乡》开机,影片以花鼓灯的传承与创新为纽带,反映了颍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该片由颍上广播电视台与安徽锐界广告策划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预计6月底完成拍摄及后期制作...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秸秆变成奶牛可口饲料)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