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秉文/文 郭海洋/摄
初夏,走进颍上,满眼的绿意。从小区到大街、从湿地公园到城市广场、从新城区到老城区,这里到处充满绿意精致的美景,让人有种“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的美好感受。颍上,这座“推窗即是景,出门如旅行”的县城。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环境的变化充满幸福感。
绿色生态美景
满目葱茏关不住,绿色美景扑面来。这是当下颍上的真实写照。
这里,小区内外,绿意满园;这里,大街小巷,绿色未央。这里,将绿色长廊从高速入口一直延伸到县城,到小区、到公园、到居民家门口,串成了一条绿色的“项链”。
在颍上县公园天下小区内,绿色的植物搭配着从土里“生长”出来的石头,让人恍然觉得是在景区旅游。忽地,还有水声喷泄而出,走近一看,是一个人工瀑布,喷涌的泉水,给人带来丝丝凉意,让靠近的人不禁大呼“真舒服”。
离开了公园天下,记者又来到了颍上县城北新区“M”水系景观工程带。这是一处水系景观工程,原为防洪、排涝而修建;后来,颍上县因地制宜,将此规划调整为建设一个集“防洪、排涝、治水、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水系景观工程,并因其形似“M”而取名“M”水系景观工程带。
这处景观带,全长5.9公里,平均宽约120米。水系旁边,栽种有许多绿树。炎炎夏日,这里是颍上人最爱的游玩、休闲场所之一。记者来到当天,就见到不少市民正在树林之中,打牌休闲,显然,绿色美好的生态环境,让市民享受到了幸福的生活环境。
在五里湖湿地公园游客换乘中心,初具规模的游客服务中心大气靓丽。颍上县负责人表示,这里未来不仅仅是一个旅游区,还将依托未来的高铁站,建设一个居民生活的新区,满足更多城市人生活的需要。
一个个小区、一块块绿地、一个又一个生态水系,自然地镶嵌在颍上这块锦缎之上,好似一个又一个绿肺,为城市洗去尘埃,送来清新;为市民洗去烦恼,带来舒心。
皖北水乡宜居城
每一个到过颍上的人都会感叹,这座地处皖北的小城,看不出丝毫皖北城市的样子,倒是干净利落的像个江南城市。是的,这里正是“皖北水乡,魅力颍上”,一座极具魅力和特色的小城。
走进滨河公园,漫步其中,不由得不感慨,究竟是怎样的魄力,才会让决策者不惜重金,打造这样一座让人乐享生活的公园。每一个到过公园的人,也都会发自内心的感慨,旅游何必去他乡,居住颍上,推窗即是景,出门如旅行。
宜居,让老百姓乐居,是颍上县委县政府如此决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宜居民为先。紧扣民生需求,以人为本,成为颍上城市建设的首要原则。
新城越建越多,越来越漂亮,生活水平也在提高。老城区怎么办?他们的生活水平怎么提高。颍上县也有自己的答案。在老城区老城河附近,整洁的路面、干净的水面,让人完全不会想到这里是老城区。
漫步在自己门口,百姓对政府下大力气改善老城居民生活的环境举措赞不绝口。“2007年,颍上县在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投入1.5亿余元,完成了对老城河附近的老城区改造,使得多数老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宜居,并不仅是纸上的文章,更是颍上县委县政府对百姓的承诺。
在百姓的口中,我们知道,他们很满意。从他们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近年来,颍上县不断完善中心城区住房保障体系,将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纳入重点工程,让许多家庭喜圆安居梦。此外,街景改造、小街小巷和老住宅小区改造等众多项目工程,共同织就出一个个亮丽的宜居场所。
眼下,生活在颍上的人们,享受着幸福美好的宜居环境。对于每一位前来参观旅游的客人,身为颍上人的普通居民,都会自豪地说,看,这是颍上,我的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任文君/文 穆可亮/摄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