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冯启俊夜幕降临阜城淮河路上华灯齐放五光十色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7-25 08:4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冯启俊

夜幕降临,阜城淮河路上华灯齐放,五光十色,蔚为壮观;泉河十里长堤上,灯盏如星,岸边的亭榭、绿树与城市灯火倒映河面,交相辉映;一栋栋高楼外墙上变幻的霓虹灯,勾勒出建筑雄伟的轮廓,把城市装扮得流光溢彩……

这是一座城市“颜值”的惊艳巨变,一座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强烈律动。大阜城构想、大手笔谋划、大项目支撑、大力度推进,短短几年间,阜阳正以全新的面貌跃然而出。来到这里的人们纷纷感叹:“建设如火如荼,城市日新月异!”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公共服务设施,一片片正在崛起的产业新城,一组组争先进位的经济指标,奠定了这座城市崛起的坚实基础。随着经济实力迈上千亿时代,颍淮儿女的大城梦想盛大开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跳出阜阳看阜阳,必须树立争当先锋、

争做龙头、争创首位的意识”

   “发展壮大皖北城市群……力争到2020年,蚌埠、阜阳、淮南发展成200万人口左右的特大城市。”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意见》,明确支持阜阳建成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阜阳,自古以来为“襟带长淮、东连三吴”的要冲之地。如今,从传统农业区到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大美阜城,阜阳迎来历史性的嬗变。

“大城市网络的‘空洞\’与新兴城市的崛起密切相关。”中科院院士叶大年认为,阜阳、赣州、延安、怀化等城市,处在大城市的“围空区域”,具备快速发展为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同时,阜阳是全国5个人口超千万的地级市之一,以阜阳为中心,以150公里为半径,辐射周边人口3000万,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阜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具备众多优势,更面临诸多机遇。2013年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确认了次级城市或二三线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方向,以城市群为轴心的城镇化发展路线日益明晰。预计到2030年,全国32个城市群将建设成熟,其中包括已基本建成的11个城市群、正在建设的14个城市群、7个潜在城市群,阜阳就在7个潜在城市群之一的豫皖城市群中。

今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再次将“支持建设阜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列入其中。这意味着,在2011年省委省政府明确将阜阳列为全省5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2012年国家将阜阳列为中原经济区东部城市后,阜阳再次在国家、省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必须高扬解放思想的大旗,跳出阜阳看阜阳,树立争当先锋、争做龙头、争创首位的意识。”市委书记于勇指出,我们要切实强化区域中心意识、首位城市意识,紧紧围绕2020年阜城建成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00万人、辐射带动全市和更大区域的美好蓝图,着力提升阜阳的交通通达力、产业竞争力、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和发展软实力,把阜阳建设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安全农产品供应中心、现代制造业中心、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和金融中心,打造成区域中心城市。

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来自于审时度势的理性,发源于审视自身的底气。“阜阳要实现赶超跨越,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在加快工业化的同时,坚定地推进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的双向带动作用。”市长李平说。

2013年,阜阳成为皖北地区经济总量第一个过千亿元的城市。后千亿时代,阜阳快马加鞭:去年以来,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生产总值继续居皖北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地方财政收入增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速等7项指标位居全省首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多数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部分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皖北一流,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居全省位次前移至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均居全省第一。

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为阜阳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谋大局、重统筹,以更高的目标、创新的思路建设城市

   “每次来到阜阳,都能看到较大的变化。城市规划、建设起点高,到处都能感受到发展的活力。”7月13日,带队来到阜阳的上海纺织集团董事长童继生发出如此感叹。

近年来,阜阳市坚持大阜城构想、大手笔谋划、大项目支撑、大力度推进,以扩大有效投入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阜阳三中新校区、市医院城南新区医院、要素大市场、市民中心、宝龙地产、高速地产……随着一个个公共服务项目、商业项目的落子,阜城城南新区,大建设风起云涌。

远期规划34平方公里、可容纳30万人的城南新区是阜阳城市未来发力的重点。城南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束浩然告诉记者,城南新区定位“阜城都芯、绿智水城”,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建设成为阜阳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区、皖北现代化大城市发展建设的引领区、皖豫省际承接现代高端服务业汇聚的示范区、中原经济区现代化门户城市的展示区。

随着城市建设在七大片区组团推进,25平方公里阜合现代产业园区、18平方公里城南新区日益成形,阜城规模呈现出加速扩张态势。目前,阜城建成区面积已由2010年的76.4平方公里扩大到111.7平方公里。

“之所以城市建设能够实现这么大的变化,重要的一点是整体思路的转变,从过去的零打碎敲,转变为现在的谋大局、重统筹,以更高的目标、创新的思路来谋划全城。”市住建委主任赵丹说,引领阜阳新型城镇化巨变的是理念的创新。

这段时间,150多名工人正在抢抓有利时机,奋战在向阳路颍河大桥的工地上。“整个桥梁272根桩基,目前已经完成过半,计划9月份完成全部桩基施工,整个工程计划在明年底竣工通车。”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四局项目副总工周伟明告诉记者。

向阳路颍河大桥工程起自和谐路,向南与颍河北侧大堤平交后,跨越颍河、河滨路,终于莲花路,是连接颍东、颍州、市开发区的重要节点工程,总投资3.6亿余元。这座大桥的修建,除了为颍河南北两岸居民通行带来方便,还将为阜城东部开拓出全新的发展空间,对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阜阳因水而兴,淮河两大支流颍河、泉河在此交汇,多年来,城市各大区域联动发展一直受到桥梁建设滞后因素的制约。2014年起,市政府决定实施《阜阳城区桥梁建设三年(2014-2016年)行动计划》,力争三年内投入30多亿元,在颍河、泉河上新建7座桥梁,拆除重建1座桥梁。届时,颍河、泉河城市两岸变通途,不仅将打通几十年来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也将掀开阜城拥河发展的崭新一页。

大手笔才能描绘出新蓝图,大思路才能推进城市建设大发展。组团式开发、整体性推进,正使阜阳快速呈现大城形态。

“比城市改变更可贵的,是阜阳大建设的‘市气\’已经形成。”有媒体评价,阜阳大气魄战略布局使城南新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市开发区、老城区互联互通,高效对接,形成1+1>2的放大效应。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高度重视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着力提升城市内涵

告别破旧不堪的低矮平房,即将住上两室一厅的新房,超市、卫生室、学校也都在家旁边……最近正在办理入住手续的颍东区和谐佳苑安置区居民朱金刚心情十分舒畅,“多亏了棚户区改造工程,让我们的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曾经,在阜城100平方公里建成区内,有40%的面积属于居住房屋低矮破落的棚户区。这些棚户区内,居住条件简陋,公共设施不完善,环境和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搬进现代化小区成为棚户区居民多年的梦想。

2014年初,阜阳市出台《阜城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从2014年起至2016年底,结合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阜阳城区约100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任务,使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随后,三角洲东岸、解放北大街等一处处破旧棚户区的拆迁工作有序推进,取而代之的将是成片的公共绿地、大型公建、商业中心;碧水云天、振兴苑、和谐新村等一批安置区正在加快建设,众多棚户区群众陆续乔迁新居……2014年,阜城完成700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居全省首位。随着一个个安置区的落成,众多棚户区居民圆了安居梦,城市形象也在大建设大发展中迅速出新。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拉大城市框架的同时,阜阳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高度重视市民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需求,着力提升城市内涵。

在市医院城南新区医院,高大雄伟的大楼拔地而起,13个系统正在同时施工,门诊、医技、病房大楼主体工程均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城南新区医院从基建到设备、到后勤保障,都是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严格要求来建设,投入使用后,将在皖北处于领先地位。”市医院副院长马杰说。

占地208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市人民医院城南新区医院建成后将新增床位2600多张,并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设备,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能力,力争打造省内外一流的医疗机构服务。

2013年6月,阜阳市启动《阜阳市医疗资源建设三年发展计划》,确定了26个医疗卫生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9.4亿元。在阜阳市区,将形成“五专五综”的医疗集群,即建成传染病、精神病、肿瘤、妇儿、心脑血管五大专科特色医院和市医院、市五院新区、市医院城南新区医院、中国中铁阜阳中心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五家三级综合医院。

除此之外,阜城基础教育三年提升计划也正在实施,计划在三年内投入13亿元,新建学校17所,改扩建学校26所,统一配置97所学校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使阜城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近年来,阜阳市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规划建设,通过统一规划,布局文化、教育、卫生、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内涵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2013年,阜阳跻身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两年来,阜阳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智能公交系统、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运营,今年又有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25个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启动。凭借智慧城市建设,阜阳正大步迈向现代化、智能化城市。

“阜城三项整治、智慧城市建设,甚至公共自行车这样的身边小事,都提振了人民群众的发展信心。”市发改委副调研员王虎表示,这座城市的建设发展,不仅“建”在物质层面,更“建”起了人们的信心。阜城的变化获得社会各界交口称赞,人民群众从过去“站一边说闲话”,到如今理解支持、积极参与,对城市的认同感不断增强,看到了城市发展的潜力与希望,这是阜阳大建设大发展最重要的收获。

打造碧水环绕、绿树成荫、道路通畅、功能完备的

大美之城,让市民生活得更加自信、快乐、幸福

凉风习习的夜晚,家住阜阳卫校附近的刘奎来到泉河风景带散步。在阜阳生活了几十年,他对泉河两岸的变化熟稔于心。“整治前的泉河两岸长满芦苇,堤坝上的路面泥泞不堪,到了夜晚更是黑灯瞎火,鲜有人至。”刘奎说,而现在,泉河坝的路面铺上了水泥、石板,堤上种起了花草,河滩上移栽了翠柳、玉兰、银杏,仿古的亭台楼阁相继落成……

“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千年前,欧阳修曾如此“诗意”地栖息在颍州。如今,这座城市的人们,也在碧水蓝天中享受宜居的都市生活。

三清贯颍、水哉洋洋的阜城,分布着颍河、泉河、清河等18条河流,大小池塘湖泊点缀其间。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众多城市内河一度垃圾堆置、污水横流。近年来,阜城大力实施沟河塘治理工程,先后对华桥沟、阜颍河、东清河、东城河、南城河、一道河、西城河等多条河流进行了污水截流,清於疏浚,同时在两侧建设绿化、园林工程,将沿河两岸打造成亭阁点缀、翠木环抱、景色怡人的城市花园,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干净、整洁、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大大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也为阜阳赢得了安徽省文明城市、园林城市,以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一系列荣誉。2014年,阜阳空气质量位居全省第三位,仅次于皖南山区的池州、黄山。

几年前的阜城,还是个脏乱差突出、灰头土脸的农村城市。为集中解决阜城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从2013年3月份开始,阜城开展了以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农贸市场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整治活动,城市管理迎来一场“从粗放向精细、从抓突击向建机制、从治标向治本”的深刻转变;2014年,“大美阜城”建设提上日程,按照群众安置优先、扩大就业优先、公共服务设施优先、打造人居环境优先的思路,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大美阜城。

“创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仍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说起提升城市宜居指数,市住建委主任赵丹给出了长长的一份计划:城区水系的治理,今年开始要打通18条河流;继续推进绿化综合提升行动,所有路段的绿化都要加高、加密、加彩,让城市四季常青、五彩缤纷;着手建设6条精品绿道;开展精细化管理,从影响市民生活的细节入手……“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阜阳打造成碧水环绕、绿树成荫、道路通畅、功能完备的大美之城,让这座城市的市民生活得更加自信、快乐、幸福。”赵丹说。

“大美阜城”部分亮点简介:

城南新区

城南新区是阜阳城市南扩的先导区,也是老城区向南发展的自然延伸。城南新区远期规划面积约34.4平方公里,其中一期位于淮河路以南、京九铁路以西、南京路以东、竹园路以北地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

城南新区以商务、金融、商业、商贸为主导功能,以文体、会展、旅游、市民服务、研发创意为互补功能,以教育医疗、生态居住、社区服务为支撑功能。建成后的城南新区将成为新阜阳乃至皖西北地区的金融商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中心、旅游会展中心、研发创意中心和商业居住中心,拥有全面完善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截至目前,城南新区累计开工的政府类项目53个,总投资52亿元,已完成投资38.7亿元。基础设施方面,城南新区一期18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主次干道工程,共计道路17条,总长59公里,总投资32亿元,其中一期路网已全线建成通车;二期、三期、四期路网包括与京九铁路立交工程、与阜新高速互通立交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年底前建成通车,确保年底前一期18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主干道全线贯通。民生类项目方面,阜阳市民中心、市规划展示馆、阜阳烈士纪念馆等公建设施,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计划年底前竣工;阜阳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科技文化中心等公建设施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年底前可全部进场施工。

招商引资项目,截至目前,已落地项目6个,占地974亩,其中宝龙城市广场、皖新文化广场、居然之家时代广场、室内儿童乐园、高速时代城、亚洲心脏病医院阜阳分院均已投入开发建设。

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2011年12月12日,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2011年12月22日,园区首批基础设施暨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园区位于阜阳市南部,颍州区袁集镇、三十里铺镇范围内,规划区25.1平方公里,起步区6.2平方公里。

园区成立三年多来,在阜阳、合肥两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皖北办等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按照“产城一体、四化同步”的工作思路,落实“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水平承接、高效能管理、高效益产出”的建设发展要求,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步伐,迅速打开了园区建设发展局面。

2014年,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6亿元,同比增长1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同比增长2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4亿元,同比增长107.4%;工业增加值2.42亿元,同比增长505%;财政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58.5%。

园区建设高品位、高质量、高速度推进,起步区规划建设13条道路,总里程25公里,目前已全部通车。园区始终把项目招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紧紧围绕打造“产城一体、四化同步”的总目标,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产业发展体系,目前累计签约项目55个,其中工业项目42个,服务业项目13个,协议总投资约171亿元,29个项目开工建设,包括园区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欣奕华高新材料在内的15个项目已建成运营。

基础教育三年提升计划

   2013年,阜城启动基础教育公办学校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三年内,阜城将投入建设资金109194万元,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7所,改扩建学校26所。其中,投入80232万元新建高中3所、初中3所、小学5所、幼儿园6所;投入28962万元改扩建高中5所、初中5所、小学15所、幼儿园1所。此外,还将投入设备资金18370万元,对97所学校统一配置和更新教学仪器、设备。

目前,阜阳三中新校区、颍东区和谐路小学和二十一中学、颍泉区泉颍幼儿园等已投入使用。

医疗资源建设三年发展计划

   2013年6月,阜阳市启动医疗资源建设三年发展计划,提出至2015年末,全市医疗机构总床位达到42500张,即全市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4.0张,其中市区每千人口达到6.66张,其他5县市每千人口不低于3.0张。为此,3年内,全市计划新增二级以上规模医疗机构床位17630张。

截至目前,阜阳市26个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颍上县医院新区、太和县二院、太和县五院、市肿瘤医院病房大楼等8个项目、5200张床位已经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城南新区医院、市五院新区、市六院新区、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等16个项目在建,另有2个项目将于近期建设。

城区桥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推进阜城桥梁建设,对于改善阜城交通状况、各大区域联动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为切实加大阜城桥梁工程建设力度,2014年2月起,阜阳市决定实施《阜阳城区桥梁建设三年(2014-2016年)行动计划》。

按照阜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贯穿阜城的颍河、泉河上规划建设18座桥梁,其中颍河11座桥梁,泉河7座。目前,已建成通车7座桥梁,其中颍河3座、泉河4座,尚需新建11座桥梁,同时,对沙河路阜裕大桥实施拆除重建。为加快推进建设进度,计划从2014年至2016年,力争用三年时间新建桥梁7座,拆除重建桥梁1座。其中,颍河上新建5座,重建1座,泉河上新建2座,工程投资估算约34.12亿元。

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

2014年2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阜城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阜城100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征迁人口约35万人。

安置房建设是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重头戏。在棚改工作中,阜阳市坚持安置优先,由政府统一拆迁、统一规划、统一安置,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已有和谐新村、和谐佳苑等一批安置区投入使用,2014年阜城竣工未入住安置房项目10个、8030套,已全部分配到位。今年阜城计划新增棚户区改造安置房30894套,其中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8987套,新增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1907户,年底前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7096套。

新闻推荐

通讯员何浩烈日炎炎江口镇马圩村水厂建设工

本报讯( 通讯员 何浩)8月1日,烈日炎炎,江口镇马圩村水厂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对水厂房屋进行最后的粉刷,地面绿化等后期工作,一座标准化水厂已经基本建成。   “农饮工程让俺们农村人和城里人...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养猪用上互联网2015-08-03 20:50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记者冯启俊夜幕降临阜城淮河路上华灯齐放五光十色)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