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全景 刘飞 摄
本报记者 程榭 通讯员 程中权
“气候凉爽,心情舒畅。”盛夏的一天,记者在颍上县城北新区M水系,见到正在此纳凉的当地居民王洪光。在高大的香樟树荫下,坐着舒适的长椅,嗅着清新的空气,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此刻的王洪光有说不完的话。“以前这里是一条臭水沟,政府花大力气,把它打造成绿水相依的市政公园,咱老百姓现在都爱来这。你看,现在室外温度在35摄氏度以上,而在这里只有20多摄氏度。”
从波光粼粼的城北新区M水系,到植被茂密的五里湖湿地公园,再到风景如画的河滨公园……时下的颍城处处呈现治水增绿的成果,更折射出颍上县打造绿水城市的大气魄。
颍上,素有“五河三湾七十二湖”之称,滔滔淮河、悠悠颍水流经颍上200多公里,尤其是城区内河网众多,此前,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内河多是淤泥堵塞的“臭水沟”、“龙须沟”,一直被居民诟病。
河道清淤、修建护坡、绿化亮化。围绕这个思路,近年来,颍上县在治水的同时,结合增绿工程,改造了3.9公里老城河、6.9公里外城河、疏浚5.9公里城北水系,沟通五里湖、八里河、老颍河,在县城规划区内形成了30公里的绿色水系,为城市居民工作、生活、休闲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去年,位于颍河故道内的江心洲滨河公园投入使用,得到颍城居民的高度赞赏。该公园投资5亿元,以人文、绿色、自然、和谐为主题进行设计构思,整个景观带处处透“绿”显“水”,做到人在绿中、绿在水中,水在林中,亭台楼阁错落其中。
绿水城市,水是城市的血脉,绿是城市的灵魂,代表着城市的朝气。近日,记者行走在颍城内,仿佛来到一片绿色海洋,高大的银杏树,挺拔苍劲;整排的香樟,郁郁葱葱……
“这得益于我们在实施治水增绿的同时,颍上县还高品位搞好城市道路、小区绿化,全方位打造绿色城区。”颍上县住建局副局长李洪显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先后完成老城区南园广场、邮政广场、金三角游园、管仲广场等街头游园改造项目,实施城北新区中心游园、市民广场等大型绿地新建项目,通过实施“水系添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截至目前,颍上县建成区绿地率37.5%,覆盖率41.5%。
实施城市绿化三分在栽,七分在管。颍上县先后出台了《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办法》、《城市绿色图章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城市绿化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严格园林绿化标准,严把树木标准和规格,严格土质标准,合理施肥施药,确保所栽树木的成活率。合理配置花木,形成了常年有绿、四季有花、枝头有果的美景。
“我们在管养方面非常细致,每年冬春季节要施加农家肥,雨季追施氮肥或适时喷洒叶面肥,确保枝繁叶茂。”颍上县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说,得益于“铺天盖地”的绿色,在盛夏高温季节,颍上县城北新区的实际温度要比路面低10度左右。
大气魄推动,大项目投入,严管理保障,让颍上打造绿水城市的梦想一步步实现。仅城市公园方面,颍上县就拥有河滨公园、五里湖湿地公园、城北新区的M水系湿地公园、街心公园,老城区的金三角游园、老城河休闲景观公园和县城南面的八里河5A风景区等大大小小9个公园点,这对改善颍上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地区文化内涵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如今,颍上已成为“城中水、水绕城,城中绿、绿绕城”的特色园林城市,人水亲和、绿水相依、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不断呈现,也因此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省文明县城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吕茂辉 王鹏飞)笔者从颍上县获悉,该县正式在辖区工业、商业以及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烟草供电、文化体育等各类企业和组织中,开展第二届县长质量奖评选工作。&nb...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