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52岁的颍上县居民李大姐,因身体不适来到县某医院就医,原本肝功能正常的她却被该医院误诊为“大三阳”。此后,李大姐饱受精神打击不说,还多花费了2000多元医药费。
后来经人介绍,李大姐来到颍上县医疗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通过县医调委专职调解员的调解,她收到由这家医院赔偿的各项损失共2600元。“县医调委真心维护患者的权益,处事公道,俺要给它点个赞!”李大姐逢人便说。
李大姐在县医调委的帮助下得到赔偿的事例,仅是县医调委成立两年多以来调解众多医患纠纷案例中的一个。颍上县医调委成立于2013年1月,该县从县综治办、卫生局、公安局、司法局、法院等单位抽调了6名懂医、懂法、会做群众工作的同志担任专职调解员,由县卫生局无偿提供办公场地和办公用品,县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正式开展调解工作。
据介绍,自成立以来,颍上县医调委始终秉承“第三者”的自身定位,坚持把法、理、情有机结合,坚持公平、公正的立场,依法调解、双向维权的宗旨。在受理每起医疗纠纷时,调解人员都会进行大量认真的调查分析,通过耐心询问患者主治医生、护理及医患方知情人等,及时收集病历及相关证据,不放过每个细节,客观分析调查情况,继而认定过错,划分责任。这样既保证了患方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获得合理赔偿,又保证了医方在确实无过错的情况下不予赔偿,做到双方都没有意见。
“从刚成立时群众不了解、不信任,有事也不来找我们,到如今调解工作得到医患双方的普遍认可,县医调委在医患间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大大提高。”颍上县医调委负责人马良建告诉记者,而且如今调解的医疗纠纷已经由原来单纯医方找,变成了以患者主动找为主,如2014年以来,在我们调解的医疗纠纷中,有70%左右的都是患者主动到医调委申请调解的。”
截至目前,该医调委共接访医患纠纷案件78起,其中当场化解矛盾纠纷和劝其走司法途径的31起,调解47起,调解成功46起。
新闻推荐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这论述,高屋建瓴,切中要害,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 众所周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