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颍上县陈桥镇三王社区,放眼望处,水泥村道开阔通畅、干净整洁,路边树木成行,房前屋后收拾得整整齐齐,俨然一副美好乡村画卷。
行走在整洁有序的社区道路上,随处可见垃圾桶、垃圾车及统一着装的保洁员。正在打扫街道卫生的保洁员王瑜璐告诉记者,自从去年担任保洁员后,他每天8点30分之前清扫完第一遍街道,并做到全天候保洁,垃圾、落叶随见随清,还负责绿化带的垃圾捡拾和除草、打药。“每个月1000元工资,还把村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建设美好乡村,必须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三王社区党委书记王玉楠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三王社区累计投入资金近50万元,组建了一支包含14名环卫工人的保洁员队伍,选聘了6名专职环卫监督员和4名垃圾转运人员,配备了12辆垃圾清运车,购买了200多个垃圾桶,同时还制定了环境卫生整治村规民约和环境保洁规章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村营造出“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颍上县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中,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探索、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越来越多像三王社区这样的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的美好乡村呈现在大家面前。
颍上县出台《颍上县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暂行办法》,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建管并举、整体提升的原则,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通过明确管理标准、部门职责任务、经费保障、督查考评等,力求实现农村环境“村容整洁、设施标准、服务完善、管理有序”的工作目标。
加强保洁队伍建设、完善环卫设施设备是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基础。为此,颍上县提出积极推进环卫保洁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鼓励和提倡农村环卫保洁作业实行市场化运营。全县348个行政村(社区),根据人口规模,一般每500人左右配备1名保洁员,配足配齐保洁人员,1个自然庄(村组)配备一名垃圾清运员。同时要求按照便民、环保的要求,落实“五个工作重点”(可根据乡镇村组实际情况变动):即5-10户一个垃圾桶;20户左右一个垃圾池;1个自然庄(村组)配备一名垃圾清运员,配备一套垃圾清运工具;1个行政村(社区)建造一处垃圾填埋场。形成“户收集、自然庄(村组)运转、行政村(社区)处理”或“户收集、村运转、乡镇处理”垃圾清运处理机制。
在此基础上,颍上县还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成立考核组,采取日常督查与暗访检查相结合,定期召开驻点督查组通报会。现场调度会,实行考核排名。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命名、表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环境优美乡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位次靠后的乡镇,实行重点督办,对该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在调度会上做表态发言。对行政村的考核奖惩由乡镇组织实施,对农户的考核奖惩由各行政村组织实施。
新闻推荐
关注颍上现代农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