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三王村风景美如画。
本报记者 郭海洋 摄
一排排小楼房整齐有序,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阡陌交通;沟河塘里引来了活水,村中心广场上多了路灯和健身器材;田地里架起了现代化的大棚,村里致富项目众多,村民的荷包一天天鼓了起来……“十二五”期间,阜阳市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村庄变靓了,村民变富了,颍淮大地上的乡村正变得越来越美好。
走进临泉县白庙镇鲁阁村,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四横十二纵的路网直通到村民家门前,文化广场上绿树环绕……仿佛走进一片新建成的城市居民小区。“这得益于我们提前的规划。”鲁阁村党支部书记鲁正刚向记者介绍,鲁阁村从1976年就规划建设了三纵九横的村内路网;每户村民分得宅基地,全部沿路网布局,杜绝路网外建房。从那时起,鲁阁村就形成了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村民建房需求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发展新趋势,鲁阁村在原规划基础上新规划建设多条村路。这样不仅满足了村民的需求,也保持了村容的整洁有序。”鲁正刚介绍,现在村内路网已发展到四横十二纵,村容村貌一直整洁有序。
建设美好乡村,规划是龙头。“十二五”期间,阜阳市印发了《阜阳市镇村规划工作规程》,重点完成县(市、区)域村庄布点规划、镇域村庄布点规划、镇(乡)总体建设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等规划内容。根据规划,到2020年,阜阳市将建成1216个中心村和5705个村民点,基本形成以阜城为中心城市、以5个县市为核心、以重点集镇为依托、以美好乡村中心村为基础的四位一体发展格局。今年初,省美好办公布了全省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名单,中岗镇田和新村拐弯中心村、颍泉区闻集镇杜庄村前进桥中心村等45个村榜上有名。随后,阜阳市各地迅速启动45个中心村的规划、评审、建设工作,并在资金、土地上做好保障。截至6月底,45个重点示范村已全部完成村庄规划,并经过市规划指导组评审;80%的重点示范村已经开始动工。
规划做好了,基础设施服务和管理也要跟得上。“我们村的人为啥不到村外乱建?因为村里的路、水、电设施好。”鲁正刚说,鲁阁村能这么多年保持整洁的村容村貌,秘诀就在于基础设施做得好。据介绍,鲁阁村从规划建设伊始就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最初,村‘两委\’带领村民们自己干。这些年,利用‘村村通\’、‘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修通了村子外围的主干道,又将村里的大小道路全部修成平整的水泥路,并在每个路口安装了路灯。”2006年,鲁阁村争取到农饮工程项目资金,在村里建了自来水厂;2013年,鲁阁村争取到160万元的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把环村沟渠疏通一遍、修葺了护坡,沿村旁沟河修建了河滨公园……随着各项资金的注入,鲁阁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
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阜阳市不断加大对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制定出台了《关于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三年来,阜阳市共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约12亿元。在建设中,全市各地突出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建房达标、村容整治、绿化提升、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规范村务管理等内容,把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放在首位,确保农民住安全房、喝干净水、走平坦路。目前,阜阳市2014年度40个中心村污水管网建设、路灯建设、道路建设、沟塘清淤、村庄绿化等建设项目任务已基本完成,垃圾清运设施有87%的中心村已经配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有50%的村完成建设任务,安全饮水设施建设85%的村已经建成,其余正在建设,电力通讯设施全部进村入户,便民服务中心和村民户外文体广场建设有36个村已经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4个村正在建设。
冬日农闲时节,颍州区马寨乡朱大庄新村的村民却并不闲着。在村里的西郊农场里,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在大棚里忙着管理蔬菜、
新闻推荐
1月7日,颍上县慎城镇颍上复线船闸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加紧作业。颍上复线船闸工程总投资3.5亿元,按 IV 级标准设计,设计单向年通过能力1300万吨,建成后将有效解决颍上船闸通过力不足问题,以适应当...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