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夯实基础惠民生

来源:阜阳日报 2015-12-10 20:45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关注颍上县民生工程系列报道之三

颍上红星镇宁大村村民用村里安装的健身器材健身

本报记者 程榭 通讯员 王鹏飞/文 本报记者 郭海洋/摄

轻轻拧开水龙头,经过消毒处理的自来水就哗哗哗地流到水池里,不用澄清,不用过滤,就可以直接用来做饭、烧水饮用。这是颍上县红星镇宁大村村民陈乃森以前没想过的生活新变化。实际上,自从2012年宁大村农饮工程投用后,陈乃森和全村千户居民都享受上了这种“城里人使用自来水的待遇”。

陈乃森是当地敬老院院长,谈起以往的用水经历,他有说不完的话。“以前,俺们喝的是浅层地下水,水质不好,含碱量大,新水壶没用几天就结一层水垢,对身体健康不利;尤其是敬老院住了30多位五保老人,喝上放心水是他们多年的心愿。

在陈乃森看来,能够喝上放心自来水,不仅归功于农饮工程,更得益于水厂厂长陈乃文的认真负责。“现在,俺村水厂运转得很好,能昼夜不停地供水。”陈乃森说,近三年来,只要出现了停水或水压不稳问题,一个电话,陈乃文就立即上门解决。

不但让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而且派出专人负责,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这就是颍上县通过实施农饮工程所取得成果。“十二五”期间,颍上县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1处,解决76.64万农村居民和3.86万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累计投资达4.01亿元。全县现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3处,实现了30个乡镇全覆盖。同时,为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的起、长受益”,避免“重建轻管”的现象,该县还成立颍上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心,建立起工程长效机制。

改扩建农饮工程,让更多群众喝上放心水;加快推进危桥改造,打通偏远乡村的发展瓶颈………“十二五“期间,颍上县大力实施了一批工程类民生项目,不断向基层倾斜和弱势群体倾斜,提升了基层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效果。

“哪里缺少基础设施,项目就落地到哪里,努力做到不让一个村滞后,做到不留盲点、不留空白。”颍上县民生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该县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1处、解决76.64万农村居民和3.86万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全县饮用水安全全覆盖;新建农村清洁工程30个,改善了农村环境;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113座,极大地提升了全县农村公路安全通畅水平,惠及30个乡镇70万群众,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农副产品运不出、村外物资运不进来的烦恼,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成功实施,保证了农业增产、农民保收;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6700多户,服务网点68个,大中型沼气6座。这些工程类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卫生、农田水利、道路、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保障性住房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颍上县始终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加强政策支持,多举措解决建设资金难题;强化责任落实,加快推进工程进程;加强监管,确保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民心工程”,让群众住得放心、住得舒心、住得安心。仅2015年,颍上县就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9291套,分别是新建公共租赁住房4860套,棚户区改造4431套,越来越多的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正在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安居梦想。

新闻推荐

记者郭晓林通讯员徐东升颍上县举办十二五民

本报讯 (记者 郭晓林 通讯员 徐东升)12月8日,颍上县举办“十二?五”民生工程成就摄影展活动。   据介绍,此次摄影展旨在展示颍上县“十二?五”期间民生工程建设取得的成就,促进民众对民生工程...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夯实基础惠民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