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说好的“暂时回家”怎么成了辞退颍上县38名农场职工诉诸公堂讨说法

来源:安徽商报 2015-12-17 02:3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颍上县38名农场职工诉诸公堂讨说法

32年前,阜阳市颍上县一农场因生产形势不好,通知38名职工“暂回老家”,等通知再返回农场。直到十几年后,这些职工突然获悉有人回去上班了,且安然退休,享受相关待遇。这批年过花甲的职工们由此走上维权路,将农场和县农委告上法庭。据悉,38名原告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5岁,最小的也已年近六旬。其中已有6人在起诉前去世,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又有2人先后去世。

38名职工被迫离开农场

1971年,当时的颍上县农业局面向全县选拔录取了徐国华等年富力强的40名职工进入罗洋农场工作。一年后,该批职工经考核合格后转正。 1983年,他们在罗洋农场工作12年后收到通知,称场里暂时没活干,徐国华等38名职工“暂回老家”,等通知再返回农场。徐国华等人回家后,场里再也没有通知他们返回。

据徐国华反映,他们一直在等候场里恢复工作的通知。直到2005年,他们无意间获悉当年一起进场的职工刘某某已被通知回场恢复工作,且安然退休。为何刘某某可以回到农场上班,而和他一起招工进场的工友们为什么被排除在外呢?带着这些疑问,徐国华等人多次向罗洋农场和县农业局等部门反映。

一群老人将县农委起诉至法庭

颍上县农委认为,徐国华等人已于1983年被罗洋农场辞退,与单位不再存在劳动关系。不过,在2013年,农业部门决定从当年6月起,对徐国华等农场原职工每人每月补助260元作为“退休工资”。针对其中的几位去世职工,对其继承人每月发放150元。2014年,拟对其退休工资每人每月增加72元。

徐国华等认为,补助退休工资体现了主管部门对他们的关心。同时,徐国华认为罗洋农场辞退这批职工应该出具相关文件,并说明发放这退休工资补助的依据。

2015年1月,徐国华等原告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县罗洋良种繁殖场(前身为罗洋农场)和县农委列为被告,请求恢复工作,退休者按同等待遇办理退休手续、依照刘某某恢复工作标准补发2005年之后的10年工资等。

据悉,在38名原告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5岁,最小的也已年近六旬。其中已有6人在起诉前去世,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又有2人先后去世。2015年3月10日,颍上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

12月8日,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再次公开开庭审理原、被告双方围绕原告是否应有辞退书面证明,以及原告主张是否超过诉讼时效两大焦点问题展开激辩。因案情复杂,法庭宣布此案择日宣判。

记者周健通讯员聂学剑

新闻推荐

记者马红云通讯员王康康近日车轮下勇救两名学生

本报讯(记者 马红云 通讯员 王康康)近日,车轮下勇救两名学生而受伤的颍上县女教师焦玉兰,获得安徽农金额度为10万元的信用授信,成为阜阳市首名道德信贷受益人。只要有需要,焦玉兰夫妇可以随时启用这10万元...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说好的“暂时回家”怎么成了辞退颍上县38名农场职工诉诸公堂讨说法)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