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文化产业企业总量迅速增长入选全省文化企业百强数量排

来源:阜阳日报 2016-03-04 07:1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冯启俊

文化产业企业总量迅速增长,入选全省文化企业“百强”数量排在全省前列;文化产品创收外汇总额突破5亿美元,居全省第一;阜南柳编、太和发艺、阜阳剪纸……一项项响当当的文化产业,正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文化是城市的印记,经济因文化而生色。近年来,阜阳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将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文化产业呈现勃勃生机,实现了由“软实力”到“硬产业”的嬗变。

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热点

   记者近日在位于太和县的安徽金瑞祥发制品有限公司看到,展厅里,各种精美的人发制品琳琅满目;车间内,工人师傅正在进行无痕接发和头套的工艺制作,一卷卷企业收购的人发经过剪裁、整理、水洗等工序后,变成了一顶顶造型美观、色泽鲜亮的发帘。

“去年我们开发了无痕接发和头套新产品,一经推出就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去年仅这两个产品销售额就达1500万元,出口创汇近300万美元。”金瑞祥发制品公司副总经理赵强告诉记者。

从走街串巷收购头发辫子的货郎,到原材料市场,到如今生产精美的发艺产品,太和发艺文化产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之一。近年来,以金瑞祥发制品、富泰发饰文化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发艺文化企业,产品远销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地,2015年,康盛发制品成为全市第一家出口超5000万美元的企业。

太和县政府有关同志告诉记者,该县已高标准规划建设8平方公里发制品产业园和马集乡发制品产业园,发展从加工制造、研发创意,到展览展示到教育培训的全产业链,把太和县建成中国发制品生产中心、研发中心、信息服务与培训中心、交易与原材料储备中心。

太和发艺、阜南柳编、阜阳剪纸、颍东印刷包装……如今,这些文化产业正不断壮大规模,逐渐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热点。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总值超过60亿元,文化产品创收外汇总额突破5亿美元,在全省16个地市中位居第一。

阜阳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如何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近年来,阜阳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文化强市的决策,把文化产业列为阜阳市支柱产业之一加快发展,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五个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配套文件,给予政策支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描绘出阜阳文化产业发展“线路图”的同时,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014年,据省统计局和省委宣传部联合认定,阜阳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达186家,比上年净增64家,增量居全省第一。文化产业企业单位个数3360家,同比增长72.1%,增幅居全省首位。

在2015年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评选中,阜阳市金辉印务、新富泰发饰、金瑞祥发制品、华宇工艺品集团、雪峰木业、金源柳木工艺品、万家和工艺品等10家公司榜上有名,数量排在全省前列。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当年全市上市(挂牌)文化企业达18家,其中2家在“新三板”挂牌,16家在“新四板”挂牌。

  新兴业态纷纷涌现,传统文化焕发活力

   从《太公奇书》到《笨笨悠游记之麻辣夏令营》、《少相甘罗》,近年来,阜阳制作的动画片频频在国内省级卫视播出。

安徽信达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是阜阳市成立较早的一家专业动画制作公司。2013年,该公司与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合作推出的《太公奇书》是阜阳首部动画长片,于当年在山西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目前,公司两部动画系列剧《水纪星志》、《快乐原始人》和一部动画电影《人鱼森林的宝藏》已基本完工,正在酝酿首播时间。另一部动画电影《温泉岛历险记》仍在制作中。”公司负责人李金保对记者说。

近年来,阜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呈千帆竞发态势,除印刷包装、柳编、文化用品、发艺等工业外,动漫影视、数字影院、网络传媒、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也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逐步向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迈进。

影视产业一枝独秀。目前,阜阳市四家经省广电部门批准的有制作资质的影视制作公司,先后拍摄了电影《王家坝》、《颍河岸畔的春天》、《艺魂》等多部电影,以及《少相甘罗》等多部动漫,已被省市列入重点精品创作的《暗剑》、《管子》、《淮辰》等一批影视剧也正在拍摄或筹拍中。同时,数字影院蓬勃发展。目前,阜阳市已投入使用数字影院有14家,屏幕数达55块,年观影人次达220多万人次。2015年,阜阳市跻身中国电影票房年度排行榜内地100强城市榜单。

演艺产业迸发活力。临泉县各类杂技团队930多个,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年创收超5亿元。自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以来,阜阳演艺公司总计新创各类剧目30个、复排剧目14个,累计演出节目近500场,年经营性收入提高到100余万元。

文化旅游人气兴旺。目前,总投资约110亿元的祥源·颍淮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已开始实施,欧苏文化园一期已开园迎客;颍上县古建筑群八里河明清苑也已正式开放,下一步还将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工程,通过高标准规划建造中国管园,打造管子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新兴业态缤纷绽放的同时,具有阜阳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焕发出市场活力,从传统文化走向市场化经营的路子。阜阳已涌现剪纸团体1000多家,参与艺人近万人;界首彩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不断尝试、大胆创新,推出了一批市场欢迎的精品和新品。

  一批重点项目投入实施,加快构建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

   当前,在颍州经济开发区,总投资6000多万元的三宝文化园正加快推进建设。这一项目由阜阳开源剪纸、界首卢氏刻花彩陶和临谭笔庄三家民营文化企业联合实施,占地28亩,将建设新厂房和产品展示大楼四栋5万平方米。

这是阜阳市民营文化企业首次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组合方式成立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三宝文化园的建设标志阜阳市非遗发展从传承走向产业,从民间作坊走向市场。”市文化产业发展改革办公室有关同志表示,通过文化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文化产品的影响,将有力地推动阜阳市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产业的发展。

不仅是三宝文化园,在全市各地,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重点项目正陆续上马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目前,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阜阳印刷包装产业园、阜南黄岗柳编文化产业园等已开工建设。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省级印刷包装产业园区——阜阳印刷包装产业园,被列为2015年省重点扶持的11家示范园区之一。去年以来,阜阳市推出了安徽信达数字科技动漫产业园、阜阳市印刷文化产业园等18个重点招商项目,以及三宝文化产业园等22个总投资710多亿元的省“861”行动计划项目。梆剧《两代情缘》、电视剧《打工一家亲》、阜南金源柳木、界首翰墨文化园等四家企业和项目入选2015年度安徽省“四个一”重点项目库。

随着一大批重点项目的投入实施,阜阳市正全面加快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建设产业园区和基地,培育实力文化企业,逐步形成以项目引领、园区承载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未来,阜阳市将加快构建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市文化产业发展改革办公室有关同志表示,“十三五”期间,全市将实现培育20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创建5个左右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目标;扶持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乡镇;充分开发颍淮文化积淀和展示欧苏文化魅力,发挥民间手工艺品影响力,实施“一地一品”战略,着力培育特色文化品牌。

新闻推荐

通讯员徐东升闫翊近日颍上河洲书院被正式命名为

本报讯 (通讯员 徐东升 闫翊)近日,颍上河洲书院被正式命名为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   颍上河洲书院位于颍上县城滨河公园,2013年开工建设,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现有图书10万余册,设有图书阅览区、电子图...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生态美景在迪沟2016-03-17 20:42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产业企业总量迅速增长入选全省文化企业百强数量排)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