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好立成服饰技术助升级

来源:阜阳日报 2016-03-11 20:4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徐立成 通讯员 武万勇/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在好立成纺织服饰裁剪车间,操作员米国庆在使用电脑控制自动裁床生产线。

电脑操控的自动裁床一次可裁剪上百张布片,而且误差率极低;安装了电脑程序的吊挂式流水生产线预定了生产工序,一件服装从原料到成品环环相扣,效率大大提升……3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颍上县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好立成纺织服饰有限公司,亲身感受了企业依托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服装加工自动化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局面。

“好立成服饰2012年建成投产,是一家专业设计、生产、销售针织、梭织服饰类产品的外向型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并与沃尔玛、K-mart、sears、梅西百货等国外一线品牌密切合作,年产值1.5亿元以上。”企业负责人介绍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吊挂式流水生产线系统,全程电脑控制,效率、质量都非常高。

记者首先来到企业裁剪车间,操作员米国庆将一张图纸仔细铺在自动裁床上;然后,他走到裁床一侧的电脑前,拿起鼠标操作起来……很快,从自动裁床另一头输送出来厚厚的一沓布料,在自动裁刀的操作下,被裁剪成一块块不同形状的布块。

今年34岁的米国庆是颍上县慎城镇人,早前曾在江浙一带的传统服装企业工作,后来因为要照顾家庭返乡工作。由于他年轻、头脑灵活且会使用电脑,在企业的岗前培训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自动裁床操作工,月薪4000元左右。

亲历传统与现代服装企业不同的裁剪岗位,米国庆对应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效果赞不绝口:“以我现在操作的自动裁床为例,由于采用电脑操纵,按事先设计好的图纸裁剪,精确度高;而且,一次可裁厚度在11公分左右,约有上百层布,相比较传统的剪裁方式,效果更好,速度更快。”

作别米国庆,记者穿过裁剪车间,又来到生产A车间。这个车间建有十几条吊挂式流水生产系统,是企业互联网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应用最高的部门之一。在车间主任郭传文的带领下,记者详细了解了吊挂式流水生产系统的应用过程。

“以生产这件女式长裙为例,在上生产线之前,我们先利用电脑将它的加工程序设定为19道,并将这些工序信息输入流水线的电脑控制系统。把每名员工按工序分别安置在不同的岗位上,中间由自动传输装置连接。他们每完成一道工序,只需轻按操作台上的按纽,手中的半成品即可通过自动传输装置传向下一道工序;而且,电脑还会自动记录下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量和返工率等信息。”记者随着郭传文边走边看,不知不觉来到了吊挂流水线的最后一道工序——检验工位。

这时,检验员潘丹丹将上一道工序传来的女式长裙按程序认真检查,合格一件,就轻按一次面前的按纽,悬挂在她头顶的小电子显示屏上的计件数也跳动一次。当发现某件服装有质量问题时,潘丹丹又将服装重新送到自动传输装置上,按下出现问题的工序号,这件衣服又自动传回该工序操作台上,返工处理。“因为预先设定好了19道工序,我很快就能发现问题出在哪个工序上。”潘丹丹说,自从使用了吊挂式流水系统后,她每天可检验服装1000多件。

在企业车间走了一圈,记者真切感受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及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劳动型密集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带来的可喜变化。据企业负责人讲,使用自动化生产程序后,服装加工效率相较传统模式提升了40%,质量大大提升。由于企业加工速度快、产品质量高,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这也正是好立成服饰勇闯国际市场的秘密所在吧。

新闻推荐

外出学技术 返乡当白领

本报记者 徐立成 通讯员 武万勇/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好立成服饰技术助升级)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