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总工会 王建萍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村小读完的小学。那时不知要购买课外读物,也就从来没买过。现在回想起来,伴我成长的课外读物是父亲当民兵连长时带回的《西南民兵》杂志。在做母亲前,我看的书大部分是杂七杂八的杂志以及一些言情小说类,经典书籍甚少。这些读物把我打造得敏感、脆弱。
人们说母亲是伟大的,怀孕期间,不懂阅读的我坚持读完了《365夜故事》。孩子出生两年后,也就是2004年,我有幸接触到王财贵教授的儿童读经教育。于是,购买了一套《儿童经典诵读》,开始接触梦想中高大上的《论语》、《老子》、《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睡觉前,我会读给女儿听,不知不觉中,自己也能朗朗上口,可以背诵几句了,女儿也从中认识了一些字。后来女儿读幼儿园,她还以“识字大王”引以为傲。
就这样,陪着女儿长大,一起阅读,一起成长。
上小学了,女儿开始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有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上推荐的,还有其他同学推荐的。我作为母亲,意识到自己从小没有接受到经典的熏陶,前车之鉴吧,于是担负起审阅书籍质量的职责。女儿看的书,如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晓玲叮当的《魔法小仙子》以及《笑猫日记》、《非常班级》、《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和其他一些漫画杂志。这些书,我都会去抽看一下,看内容是否健康,是否会对孩子身心造成伤害,及时与女儿进行沟通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然,在让女儿快乐成长的同时,不忘购买“国际大奖小说”,让女儿看一下国外的青少年读物,以增长女儿的见识。同时,遇见自己童年向往而未阅读的《皮皮鲁与鲁西西》系列我也买了回来,与女儿一起看,终于明白80年代人的叛逆。我们共同探讨其中的是非对错,似乎自己又懂得了许多。
后来,女儿眼睛近视了,除对书籍内容的选择外,我开始挑选书页颜色偏黄、不反光、字体大小适中的书,希望能够不伤害女儿的眼睛。
初中后期,女儿已有书籍的鉴别能力,以及对书籍内容的鉴赏能力,我已不用再担心,也开始随大流刷手机屏。倒是女儿,反过来督促我学习,她推荐我读她读过的好书。《三体》便是其中之一,其内容宏大,又仿佛离我们很近,看后感觉视野开阔,心旷神怡。还有一些国外小说,比如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新参者》,其写作方式非常特别,内容充满正能量,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当然,通过女儿推荐我读书,让我更加感受到女儿对书籍的鉴赏能力,也更加相信女儿。在此期间,我还断断续续看完了《红楼梦》,这本书也是女儿提出购买的,终于圆了我看完这本经典名著的梦。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和女儿均爱阅读纸质书,翻书时,可以正襟危坐,一盏茶,一颗沉静的心;可以靠在床头,轻松惬意。床头放本书,睡觉前看看可以帮助睡眠,早上看看却又神清气爽。
书是使人快乐的香氛,书是使人视野开阔的明窗。读好书使人美好,读好书使人升华。一路走来,陪伴阅读也陪伴了成长,我由敏感的女孩变成了乐观坚强的母亲,女儿也即将外出读高中,因为前期陪伴,我相信她放心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愿好书的油墨弥漫我们的身边,浸润我们的心房,祝福彼此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韩云政华蓥记者站邱海鹰)2月17日,华蓥市阳和镇偏岩子村村民余兴贵起了个大早,来到双河街道办事处居民余海琼家里。敲开门后,余兴贵掏出几张百元大钞递给余海琼:“不好意思,欠得太久了!”“不用数...
华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蓥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