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华蓥新闻 > 正文

“一把手”:撂荒田里种水稻

来源:广安日报 2017-02-28 09:53   https://www.yybnet.net/

□华蓥记者站 邱海鹰

2月25日,天气晴好。在华蓥市阳和镇蔡家湾村的新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有机水稻生产基地,余恒金正撸起袖子、挽起裤子,带领村民们整理土地,制作旱育秧苗床,准备春耕。

“搞农业,种庄稼,如果不抢抓农时,就很难有好收成。”余恒金一边用皮尺丈量土地,一边介绍,“今年我准备种植360多亩有机水稻,要下300多公斤谷种才够。”

年近半百的余恒金,17岁就走出华蓥山到外面去“淘金”。1992年,一场意外导致他右手残疾,他笑称自己为“一把手”。回到家乡后,他又搞起了运输、开起了矿山。这些行业虽然能挣“大钱”,但浓浓的土地情结和乡下大片大片的撂荒地,像针一样刺着他的心。

“阳和是华蓥山区的鱼米之乡,这么多土地荒着,实在可惜。”余恒金说,2013年秋,他首期投入300多万元资金,租下阳和镇蔡家湾村620多亩撂荒田地,搞起了农业综合开发:利用300余亩农田种植有机水稻,养殖泥鳅、鲤鲫等水产品;利用山坡地种植2万余株桃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9月13日,正当余恒金满怀喜悦准备秋收时,一场特大山洪熄灭了他刚点亮的希望之灯。山洪不仅冲毁了即将收割的有机水稻、冲走了田间的鱼类,而且冲毁了基地的沟池路坎,这场洪灾让他损失200多万元。“损失太惨重了!”余恒金说。

遭受了重大损失的余恒金没有放弃。2015年一开春,他再次投入100多万元进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当年,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有机水稻收获110多吨。

粮食丰收了,可余恒金还是笑不出来。由于人们对有机大米的了解不够,价格低至每公斤10元,仍然卖不出去。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不仅帮他在网站建立了专门的宣传推广和销售平台,还专门派出专家给予支持帮助。

“所谓有机水稻,就是水稻在整个生产过程都要无公害。”余恒金介绍,在大棚的育秧期,一点儿化肥、农药都不能用,全部使用农家肥。如果出现病虫害,要采用生物源、植物源以及矿物源农药来防治。“所以,有机大米的米质安全、营养,价格也高。”

2016年秋,在撂荒地里“折腾”了3年的余恒金,终于在农业开发上收获了“第一桶金”,他生产培育的40多吨有机大米,不仅以每公斤高达60元的价格热销市场,而且还成功注册了“情山稻香”商标。

余恒金在希望的田野上找到了希望,也给乡亲们带来了希望。其专业合作社常年能解决20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中15个是残疾人,加上季节性用工,每年仅支付工资就达50多万元。

而今,尝到甜头的余恒金,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今年中央的1号文件,让我再次吃下‘定心丸\’!”他说,他要抓住机遇,把有机水稻做大做强,准备再投资400多万元,修建有机大米加工厂,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走“公司+农户”的路子,带领当地农民种植有机水稻,统一收购,集中加工、包装和销售,让有机大米香飘国际市场。

新闻推荐

华蓥“低温储粮”技术通过验收 可惠及30余万群众

2月14日,四川华蓥铜堡省粮食储备库3万吨粮仓低温库项目已成功通过验收,标志着该市“低温储粮”技术实现了新的跨越。该项目按照“退城进郊”的粮储布局思路,自2016年5月开工建设,总投资654万元,结合华...

华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一把手”:撂荒田里种水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