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邻水县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工作。
“课间加餐”到“营养午餐”
全面推行食堂供餐模式
2012年6月,邻水县正式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试行“牛奶+鸡蛋”“牛奶+蛋黄派”“牛奶+火腿肠”等多种模式,每个学习日为每个学生提供3元标准的营养餐。为使学生摄入营养更科学合理,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部分学校试行“3+0”“3+2”和“3+3”食堂供餐模式。从2015年1月开始,营养餐标准提高到4元,该县全面推行“4+0”和“4+2”食堂供餐模式,学生不出任何费用就可以吃上营养午餐。
截至目前,全县有177所学校(含教学点)实施营养餐模式,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1万人,其中有167所学校(含教学点)实施食堂供餐模式,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93万人,占全县受益学生总数的80.85%。到2015年底,邻水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全面实施食堂供餐。
“政府主导”到“部门配合”全面推动营养改善计划
“按照省、市政府要求和县政府统一安排,我们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所需资金全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该县财政局副局长郭冰梅告诉记者。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以来,该县在政策支持、项目投入、设备配置等方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倾斜。三年来,全县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新建、改建食堂建设项目55个,改建村小伙房96个,建筑面积31566平方米,并为学校购置食堂操作台、空调等餐厨设备和冰箱、餐桌等配套设施。
近年来,该县强力推进营养餐改善计划,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成员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邻水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组织机构及职责》《邻水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各成员单位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县疾控中心为全县约500名后勤服务工作人员进行免费体检,发放健康证书,县国税局、县财政、国土、建设等部门为学校营养物资采购、学校食堂建设等工作开辟了“绿色通道”,为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吃了营养餐后,学生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该县疾控中心监测科科长游志德告诉记者,自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疾控中心对全县45所学校学生的营养改善体质健康进行了跟踪监测。据检测统计,超重或肥胖人数同比下降2.71%,生长迟缓及身材矮小人数下降15.83%。
“教科体局”到“农村学校”全面推进规范管理
据介绍,该县教科体局专门成立了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协调小组办公室,为了便于工作开展,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资金统筹与管理、食品安全与食堂管理、监督检查四个工作组。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还实行“局班子成员挂片、股室联区、责任区督校、学校查营养餐”的管理模式,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传递食品安全压力,确保学生吃上安全放心的营养餐。
“为全县营养改善提供等价优质食品,学生食堂调整为自主经营,实行统一管理,食堂原辅材料实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运送,从源头和过程上做好食品安全监管。”该县教科体局营养办主任包卢鹏告诉记者,该县建立完善了“教科体局—学校—家长”的监管机制,学校成立膳食委员会,推行教师陪餐制度、学校配餐制度,实行家长评餐制度,聘请家长到校监管原材料购买、营养餐制作和发放,进行全过程监管。
据了解,该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各校认真落实饮用水卫生标准、消毒、留样、索证索票制度,坚持直接入口食品与食品原材料或者半产品分开存放的原则,切实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阳利 蒋本刚)
新闻推荐
自4月7日邻水县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正式运行以来,邻水县国地税积极采取措施优化纳税服务,千方百计方便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务,真正实现“进一家门,办两家事”。开展联合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两局联合制定...
邻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邻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