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达州日报教育周刊、通川区蒲家镇中心校
□活动指导:唐波 唐欣 本报记者 王万礼 徐春红
12月4日,通川区蒲家镇中心校锣鼓喧天,彩旗飘飘,第十二届“巴渠共运”友好学校联谊会在该校举行。来自达州市高级中学、通川区蒲家中心校、达川区大树中心校、渠县岩峰一小、大竹县杨通中心校、宣汉县清溪宏文学校、开江县广福中心校、万源固军中心校、广安市邻水县鼎屏小学、巴中市巴州区奇章中学、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中心小学、巴中市通江县毛浴列宁小学12所“巴渠共运”学校代表,魏铁钧、李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以及市区相关领导,相聚一起,重温了那段难忘的革命岁月。
当天,本报蒲家镇中心校数十名小记者以小导游的身份,向与会嘉宾介绍学校革命历史,采访参会嘉宾,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
历史:红色历史厚重
通过参访,我们了解到蒲家镇中心校是一所历史悠久、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这里曾经是寺庙,清末设鹏程书院,1919年开办小学,后为达县县立第五高级小学,简称“五高”。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张爱萍、魏传统、李中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先后在此任教、求学,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共和国开国将军。以戴治安、牟永大、赵明恩等为代表的蒲家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历史的丰碑,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通过采访,我们知道仅蒲家镇就有3000余人走上革命道路,其中702人成为革命烈士。
·本报通川区蒲家镇中心校小记者:郭秋杉、雷敏、曾止戈、李灿、屈鑫、梁童
现场:红色节目精彩
联谊会上,老师与同学们以红色文化为题材,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首先上场的是蒲家镇中心校教师带给大家的合唱《光荣与梦想》,拉开了演出帷幕。接下来,达州市高级中学给大家带来了舞蹈《八女投江》,8位高年级的大姐姐身着红军军装,在激昂的乐曲声中,用美丽的舞姿和生动的表情,把观众带到了1938年10月的松花江畔,再现了8位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面对蜂拥而来的日本鬼子,毅然投江的壮烈故事,让台下不少同学眼含泪花。
随后,由通川区罗江八一希望小学学生表演的经典诵读《弟子规》,声情并茂地展现了经典内涵;蒲家镇中心校同学表演的舞蹈《五高颂》,再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最后,全体师生激情演唱了蒲家镇中心校校歌《五高》。
·本报通川区蒲家镇中心校小记者:王彬倩、赵京英、郑涵、董艳希、郑汶欣、唐成倩
未来:红军精神永存
文娱节目表演结束,参会的各位领导及嘉宾参观了“达县县立第五高级小学旧址”及“蒲家英烈园”,我们以小导游的身份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受到与会嘉宾的称赞。
随后,我们采访了魏传统将军的儿子魏铁钧爷爷和李中权将军的儿子李洋叔叔。魏爷爷告诉我们,这是他第一次踏上父辈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土地。小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当年红军的英勇事迹,他希望我们现在学好文化知识,学习红军精神,长大后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李洋叔叔饱含深情地说,虽然我身在北京,但这里永远是我的根。希望同学们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军精神,把红色文化发扬光大。
·本报通川区蒲家镇中心校小记者:向红林、黄小玲、王圣、徐艺华、张婷、王莎
新闻推荐
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生命线”——邻水县“十二五”招商引资工作回眸
□吕清辉四川经济日报记者余萍2015年10月22日,广安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推介会在成都召开,吸引了数百企业参会。作为招商引资主战场的邻水县,成功引进重庆尚线机电、重庆亿腾机械、重庆利康线缆等3个...
邻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邻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