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邻水新闻 > 正文

刘兴明:从“皮鞋大王”到“养鸡大王”

来源:广安日报 2016-07-19 23:09   https://www.yybnet.net/

□邻水记者站 孔虹 本报记者 刘夏

放水、喂食、检查鸡苗……7月5日早上7点过,邻水县城南镇芭蕉村7组村民刘兴明就在他的跑山鸡养殖基地里忙了起来。

“以前村里条件差,只能到外面谋生路。现在村里路修好了,旅游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回乡创业,我很有信心!”刘兴明开心地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业故事。

家庭贫困 18岁外出务工

邻水县城南镇芭蕉村地处铜锣山山脉中段,一直以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滞后,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那时候村里没有水泥路,出行全靠一双腿。土地贫瘠,庄稼也没法种,唯一的赚钱方式就是外出打工。”刘兴明说,因母亲常年生病需花大量医药费,家里负担很重。

1989年,18岁的刘兴明和村里许多的青年一样,选择外出务工,维持一家生计。

“我先在福建种柑橘、黄瓜,但是那边农业发展不是很好。”在福建务工的几年时间里,刘兴明一边工作、一边观察,发现皮鞋厂效益不错。

1995年,刘兴明只身前往温州的一家皮鞋厂上班。

勤奋好学 5年成“皮鞋大王”

“那时候温州皮鞋厂生意好得不得了。”刚到皮鞋厂上班时,刘兴明就被皮鞋厂的发展震住了,他想,“要是我在温州有一家皮鞋厂,全家人都不愁吃喝了。”

刘兴明不只是空想,从那时起,他便起早贪黑做皮鞋,积累创业资金。同时,认真学习技术,为将来开皮鞋厂积累经验。

5年后,刘兴明辞去工作,将积累的30万元资金全部投入皮鞋厂建设。

“刚开始我帮别人生产加工皮鞋,由于没摸到门路,还上过几次当。”刘兴明回忆说,他的皮鞋厂第一年根本没有赚钱,还略有亏损,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第二年,刘兴明四处筹集资金,高薪聘请开发团队,走自主研发之路。

5年之后,刘兴明的皮鞋厂营业额达到了100万元,他成了芭蕉村村民口中的“皮鞋大王”。

“起初皮鞋主要在国内销售,但是我觉得还可以做外贸。”随后,刘兴明四处奔走,打通外贸销售渠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营业额最高的时候曾突破200万元。

瞄准商机 回乡二次创业

刘兴明在温州的皮鞋生意做得越来越好,他完全有能力将家人接到温州过更好的生活,为何今年选择回乡创业?刘兴明告诉记者,“其实村里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搞种植、养殖,但是从前村里穷,路不通,出门、运输都不方便。今年春节,我回乡省亲时,走在宽阔平坦的公路上,看到来铜锣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于是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到铜锣山生态旅游景区的游客,离开的时候都会到农民家里买些土鸡土鸭带走,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刘兴明当即决定在村里搞一个跑山鸡养殖基地,一方面方便自己在家照顾年老体弱的母亲,另一方面带动周边乡邻致富。

今年3月,刘兴明将温州的皮鞋厂交由弟弟接管,自己在家乡安心创业。如今,刘兴明流转了60多亩土地,养殖了4000多只跑山鸡,还成立了逸海专业养殖合作社,他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

“我的目标是养两万只跑山鸡,一年大概有50万元的纯利润。”刘兴明说,等他各方面技术成熟后,他会把技术无偿传授给愿意养殖跑山鸡的村民,并用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村民散养的跑山鸡统一销售,为村民拓宽致富渠道。

新闻推荐

50名贫困母亲喜得“母亲邮包”

本报讯(唐洪蕊邻水记者站孔虹)近日,邻水县妇联为梁板乡50名贫困母亲发放了由腾讯网友爱心捐赠的“母亲邮包”,鼓励她们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能够更加自强、自立,做生活的强者。贫困母亲们说,“母亲邮包”...

邻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邻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刘兴明:从“皮鞋大王”到“养鸡大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