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汉坪。蒋兵摄
石永梯田。
天缘花谷的游乐设施。
白龙峡漂流。
临涯天生态园。
观音镇农家小院。邻水记者站 曾涛 摄
大河坝幸福新农村。
特色农家缪氏庄园。
□邻水记者站 袁皓 曾涛 孔虹 刘润 陈皝运
6月28日,炙热的阳光照耀着邻水大地。省级贫困村邻水县芭蕉村的贫困党员冯志金,正在自家扶贫养殖基地里给鸽子喂食,捡蛋,打扫鸽粪,尽管非常辛苦,但满脸的笑容灿烂。
与冯志金一样,同村村民冯勇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创办了铜锣山“跑山鸡”养殖基地,每年可以实现毛利润20余万元。
目前,芭蕉已种植桃李1300亩、核桃434亩、芍药200亩、猕猴桃500亩、栀子花200亩、茶园1200亩,并依托农业产业园及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铜锣山旅游区,形成了九洞水特色农家餐饮文化一条街、杰帝霖山庄及一批星级农家乐和民宿达标户。去年,芭蕉村共实现旅游收入近8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邻水县为实现旅游扶贫、旅游“二次创业”等方面取得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要求,围绕“一核、两廊、三山、六区、九组团”空间发展布局,主动融入长江沿线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积极对接和服务重庆,科学开发现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山地户外旅游、生态观光旅游、特色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川东民俗旅游等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产品,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何通过依托区域内特色旅游项目,构建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实现带动全县贫困村脱贫致富,成为邻水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更好更快推进旅游扶贫的现实课题。
三山两槽秀出青山绿水
天意谷、大洪河、泥汉坪、汤巴丘、白龙峡……这些环境优美原本不为人知的地方,如今已成为西南片区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旅游观光地;曾经人迹罕至的贫困地区,因为发展旅游从而揭开了神秘面纱,成倍数增长的游客涌进,打开了贫困农户的脱贫致富路。
邻水县是立足达渝、沪蓉高速公路交汇的县城,紧邻重庆主城区75公里。多年前,不少农户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很多村民不能解决温饱问题,远走异乡,打工养家糊口,却难以摆脱靠扶持、靠救济、靠补助生活的局面。
去年以来,邻水县委、县政府提出“以旅游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在旅游开发中,选择一批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好的贫困乡村,优先发展旅游业。力图让贫困群众靠山水美景吃上旅游饭、摘下穷帽子。
“力争全县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亿元;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建成全面小康。”今年年初,邻水县委、县政府领导在脱贫攻坚大会上描绘出了邻水旅游业“十三五”的宏伟蓝图。
早在“十二五”期间,邻水县旅游产业就按照“十年之内看工业、十年之后看旅游”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川渝及周边城市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为目标,在景区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完善、旅游项目招商、精品线路开发等方面狠下功夫,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邻水县将以打造特色县域经济文化旅游重点为目标,切实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让文化旅游业成为开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吃上旅游饭摘掉“贫困帽”
从邻水县城出发,到丰禾镇泥汉坪生态旅游区约50公里。丰禾镇泥汉坪村与广安、重庆、达州、南充等周边城市距离均在1小时车程以内,省道218线、邻垫路呈十字状贯通东西两槽,连通邻水县45个乡镇,形成了县域交通大网络。多年前,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而且当地民风古朴,素有“夜不闭户、出不锁门、路不拾遗”等美誉。
与民风淳朴的美誉相伴随的,便是当地经济的落后和百姓生活的贫困。73岁村民廖继全回忆贫穷的日子:“就在五六年前,我们家3口人,还挤住在一间木板房里,实在让人发愁。”
泥汉坪村的经济虽然落后,但这里的梯田、悬崖、岩洞、饮食、信仰、制陶等习俗保存完好。在县乡镇、各部门多方配合全力支持下,拟开发国际陶穴养生度假综合体、好莱坞影视基地、温泉城、生态农业园、户外运动基地、休闲旅游养老等项目,打造四季花海梯田、陶文化主题城堡、迷洞创意乡村主题酒店、特色商业街、世外桃源等特色景点,前期打造已成雏形,后期高档次改造目前已经完成项目规划。
泥汉坪村民张世万,原来仅靠务农的微薄收入养家。自从当地旅游火了以后,他率先开起了乡村农家乐,接待重庆、成都、南充等地的游客,仅农家乐一项收入,每年就能赚2万余元。
像张世万这样靠旅游致富的村民,在邻水县还有很多。近年来,随着泥汉坪村基础实施的不断完善,知名度不断扩大,今年1—6月,已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目前,泥汉坪村人均收入达到5210元,快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服务升级多元发展
今年5月,记者来到在邻水县观音镇农民新村,看见一群村民正为新建的房屋做装修、绿化等扫尾工作。
村民蒋世贵忙里忙外,也在为自家房屋进行装修。“新盖的房子宽敞、舒适、亮堂。”蒋世贵说,他家的新房共3间,有近150平方米,建房装修预计要花费5万元左右。
邻水县特色旅游环线的前景如何,村民为什么敢大胆投入?蒋世贵早就算好了账:“在旺季,每天来玩耍的游客有上千人,就每人吃饭按20元算,接待100余人,每天就是2000元左右。”他还非常自信地说,“保守估计,一年仅餐馆收入,就能赚3万元左右,加上脐橙园等收入,每年少说也有七八万元,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村民的自信从何而来?邻水县扶贫移民局相关领导介绍说,客源根本不用愁,因为每年来这里采摘脐橙、观光赏花的游客特别多,经过宣传后,经常有人打电话提前订餐、棋牌、送鲜果等服务;城北、观音、柑子特色旅游环线改造后,还安排了人员对新村村民开展礼仪、餐饮等方面的培训,让游客感受到“吃有特色、住有档次、行有保障、游有看点、购有商品、娱有品位”的一体化乡村旅游,不仅吸引了游客的“眼睛”,还留住了游客的“心”,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旅游业的日益火爆,村民的口袋逐渐鼓起来。
农旅融合开辟致富新路子
“如果没有‘临水缘乡村旅游区\’的开发,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变生活状况。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是景区,每年靠开农家乐,就能收入10万多元。”说起“临水缘乡村旅游区”的开发给农户带来的好处,袁市镇“临水缘乡村旅游区”农家乐老板邹文武喜形于色。
“临水缘乡村旅游区”,其名取至当地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采取多户联合经营,集体统一管理,业主自主经营的新型农家餐饮模式,集餐饮、住宿、垂钓、采摘、游玩于一体,争创标准化管理及品牌效应。在餐饮方面,将当地特有的农家菜合理搭配,推出了乡村老腊肉、豆腐等农家特色,备受游客的推崇与喜爱。
邹文武,如今能过上好日子,得益于“临水缘乡村旅游区”的快速发展。目前,“临水缘乡村旅游区”由天缘花谷、清水池塘、临涯天3个项目组成,占地约1200亩,总投资约6000万元;距离邻垫高速公路袁市出口约4公里、邻水县城20公里、广安城区59公里、重庆渝北收费站90公里。游客们在这里体验“农”的氛围,参与“农”的生活,享受“农”的风情,感受“农”的文化,接受“农”的教育,品味劳动的乐趣与丰收的喜悦。
“我们能有这么好的生意,得益于旁边的脐橙产业园,得益于国家的扶贫政策,农村的生活有盼头了。”在袁市镇,像邹文武一样办农家乐的有10余家,每家每年收入都有10余万元。
每年11月,是脐橙丰收的时节,也是村民刘凤国最开心的时候。因为11月火爆的乡村旅游,能为他带来1万多元的收入。
“在政府的扶持下,我把自家的房屋改造成了‘农家乐\’。”刘凤国说,他办的农家乐开业后,在旅游旺季,每天客人络绎不绝。
依托富饶的资源优势、厚重的农耕文化积淀,邻水县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将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把蔬菜基地建设与美丽田园相融合,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停车!停车!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寨子。”今年6月17日,南充自驾游客刘琼路过邻水县柳塘乡大河坝村时,不由自主地赞叹。
原本打算从国道304线到重庆长寿的刘琼一家,因被幸福新村大河坝的美景所征服,立即决定停车游玩一番,先不忙着去长寿了。
一条条泊油路通往各院落,一栋栋整齐别致的川东小洋楼错落有致地挺立着,一望无垠的脐橙树绿油油……漫步在产业环线中间,刘琼不停地说,“还是农村美,空气又好,等脐橙熟了,我还要带着孩子来摘脐橙。”
“喂,请问你是哪个啊?要10斤辣椒哟……”正在地里采摘辣椒的村民刘世万接到从县城打来的电话后说,近年来的农家菜非常好卖,“游客来了,村民的土鸡蛋、糯米、农家菜供不应求。”
柳塘乡位于邻水县的东部,地理位置独特,304省道由东至西贯穿全乡。大河坝村大力开发农旅结合,盛产脐橙、草莓、辣椒、茄子等农产品,每年成都、重庆等地到此参观旅游的游客近20万人次。
因发展乡村旅游,大河坝村建起了游客采摘基地草莓园、文艺表演队等吸引游客的文化团体,让很多农户都开办了农家乐、农家宾馆。今年以来,大河坝村已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万余元。
旅游,不仅使农民的物质富有了,精神也更充实了。邻水县旅游局相关领导介绍说,“旅游业使农民素质提高了,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河坝村一位村民说,“没开发旅游前,我闲得没事干,天天打麻将。现在,我每天一睁眼,就要摆摊做生意,根本没工夫去打麻将。”当地村民也认识到,仅仅依靠原来的“一亩三分地”难以脱贫致富,必须抓住旅游发展带来的大好机遇。赌博等陋习没有了市场,一家家农家客栈、饭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许多村民当起了老板。
“过去,公共场所的垃圾无人扫、无人管,垃圾随手一扔,也不觉得是件不好的事。现在,村里被大家收拾得干干净净,再乱扔乱倒,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村民蒋兰芳感慨道。
如今,通过发展旅游,邻水县城乡群众不仅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也越来越富有,乡村旅游的“幸福快车”正载着他们充满信心地奔向未来。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刘苏阅摄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邻水县积极开展城区绿化治理工作,加大城区绿化建设力度,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图为7月6日,工人们在城区绿化带里栽种草皮。邻水记...
邻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邻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