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邹科为冯银琼眼部贴纱布。
邓小平非常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曾要求医疗卫生部门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图为1992年南方视察期间,邓小平在珠海生化制药厂视察。
□邻水记者站 曾涛 姜慧 本报记者 周文平 文/图
“冯大娘,现在看东西有没有清晰点?按时滴眼药水没有?”8月3日,邻水县龙桥乡灯笼村1组村民冯银琼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虽然阳光从正前方射过来十分刺眼,加上左眼刚动过白内障手术戴着墨镜,看不清客人的面貌,但听这声音,冯银琼就知道是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副主任邹科又来回访了。
“邹医生,你放心嘛,我每天都滴6次眼药水,现在看东西清楚多了。”冯银琼乐呵呵地对邹科说道。顾不上休息,邹科立即拿出专业检测仪,为冯银琼检查左眼恢复状况。检查结束后,他还细心地用纱布将其眼睛遮住。“这样能避光,还能防止感染,你的眼睛会恢复得更好。”邹科向冯银琼解释道。
冯银琼的5个子女常年在外打工,与老伴李长生是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虽然儿子、女儿时常会寄钱回家,但由于李长生患有心肌梗塞、糖尿病、尘肺病等多种疾病,不仅不能干重活,每月药费就要花七八百元。这对主要靠种庄稼、打零工为生的老两口来说,无疑是笔大开销。因此,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十分窘迫。
得知视力恢复得不错,冯银琼说:“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这眼睛恐怕已经瞎了。”7年前,冯银琼感觉左眼视力下降很快,以为是老花眼的她没有在意,直到去年5月右眼基本看不见东西,冯银琼才来到乡卫生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冯银琼被确诊患有白内障,必须尽快动手术。
“我怕眼睛会瞎,也想赶紧动手术,可是动手术的钱从哪里来呢?”由于老伴长期吃药,老两口根本没有积蓄,手术费把冯银琼挡在了光明之外,让她心急如焚。“老伴需要我照顾,如果我瞎了,反倒需要他来照顾我,地里的庄稼也没人种了,日子会更难过。”冯银琼说,一年多以来,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治好眼睛,重见光明。
很快,县卫计局工作人员张贴在村民家门口的“邻水县贫困人口享受医疗服务明白纸”,让冯银琼的梦想得以实现。
“‘明白纸\’上的‘八免五补助\’里写有免费开展贫困人口白内障复明术,贫困户只需带上贫困人口医疗服务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和居民身份证,就可以到医院接受免费治疗。”7月27日,冯银琼来到县人民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并接受了三天的术后护理,出院后,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从入院到出院,手术费、护理费、眼药水、术后帮助恢复的药物,我们没花一分钱。”
点睛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成为广安市农村贫困地区突出的社会问题和顽疾。数据显示,2015年广安市共有25.07万农村贫困人口,3.23万城镇贫困人口,而导致他们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疾病,占致贫原因的64.3%。在农村,对没钱治病的贫困户来说,能够享受“八免五补助”、先诊疗后结算、双向转诊报销优惠等健康扶贫政策,能够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就是他们的中国梦。
今年上半年,广安市免收一般诊疗费92400人,共342.6万元;免收院内会诊费6827人,共12.7万元;免费开展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376例,减免医疗费用74.3万元;免费开展巡回医疗402次,服务人次达35380人;对5986例贫困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助,共406万元;对8例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手术等给予补助,共9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飞)5月22日下午,市委书记侯晓春主持召开四届市委第115次常委(扩大)会议,针对领导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实际,结合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安排部署对口开展“维护邻水县和谐稳定大...
邻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邻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