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熊吉平 前锋记者站 甘凤云)今年以来,前锋区紧密结合新区教育事业底子薄、欠账多、任务重的实际,逗硬6项举措,突出改革攻坚,全力创新办学机制。
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深入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的办园体制,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政府、社会、家庭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机制;建立县、乡镇、村学前教育三级网络,消除“小学化”倾向,深入开展“名园”创建活动,全力打造新区优质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标准化义务教育。在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重点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建立区域内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留守学生关爱服务体系,完善控辍保学机制;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突出音、体、美等薄弱学科建设,把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和良好心理品质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发展特色性普高教育。加快实施代市中学提档升级工程,引资四川省众驰伟业集团注资前锋高中,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探索实施代市中学与南充高中结对帮扶新办法,全力抓好高中教师培训,稳步推进选修课程建设和学分制改革,全面落实学生自主选课制度,鼓励学校开发高质量校本课程;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以指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指导,全面提高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质量。
积极发展服务性职业教育。紧紧围绕“依托园区办教育”思路,围绕能源、装备制造、建材、食品加工、轻纺等传统产业和化工、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引资广安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开办技能型职业教育。制定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标准,加快建设实训基地,努力构建覆盖区、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开展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的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挖掘职业教育资源,鼓励普通高中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实现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资源共享。
创新发展多元性民办教育。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严格实行民办学校办学许可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办学年检制度,实施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维护民办学校及其举办者、受教育者等的合法权益,依法取缔未经批准的民办学校(幼儿园);健全民办学校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加强民办教育行业自律,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倾力发展终身型继续教育。将终身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强宣传,形成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区广泛参与、共同发展终身教育的格局;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城乡社区教育,重视老年教育,不断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各类数字化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互联网为载体的远程开放性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开放式教育体系。
新闻推荐
7月7日,大云山绿色农业开发公司员工在广安区龙安乡勇敢村大云山风景区翠冠梨种植基地采摘翠冠梨。近年来,广安大云山绿色农业开发公司在大云山承包荒山近2000亩,种植翠冠梨、西瓜、李子、桃子等瓜果...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