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建 华蓥记者站 周松林
华蓥仅有36万人口,却是一个每年有10万人外出务工创业的劳务输出大市,大量的外出创业者、务工者成就了大批的创业家、企业家,广泛分布于建筑及输变电、电子产业、服装餐饮等行业领域。
近年来,该市建平台、聚产业、出政策,坚定实施“雁归工程”,聚力发展“雁归经济”,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家回乡创业、一大批外出务工者回乡就业。仅近两年来,该市吸引回乡创业的投资就超过100亿元、占招商引资总额的30%左右,“雁归工程”点燃了他们的回乡创业梦。
让“飞雁”变“归雁”
“我们都有一种强烈的家乡情节,在家乡创业,不仅可以照顾好父母和子女,还可以帮助家乡发展经济。”9月19日,华蓥市领创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双林对记者说。
李双林说,他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家乡发展滞后,外出务工成为许多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在广东等沿海城市务工十几年,他从电子企业的普通打工者成长为管理者、发展为现在的企业家。2009年,他和几名华蓥籍老乡回乡创办华蓥市领创电子公司,成为华蓥首家电子信息生产企业、出口企业、总部企业,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技术专利近20项,成为华蓥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样板企业。
和李双林一样,广安籍企业家周建兵,在广东打拼十几年,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他也有了回乡办企业带领家乡父老共同致富的想法,2014年,他在华蓥工业新城创办兄弟时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新建占地100余亩、建筑体量达10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园,预计2016年建成后,他创办的企业将成为华蓥电子信息产业三大专业园之一。
近年来,华蓥市坚持把向李双林、周建兵这样的知名乡友、成功人士作为重点,在外出创业者、就业者集中地区,由成功人士牵头组建华蓥籍商会、乡友会,每逢春节、中秋等各种节日,该市组织召开乡友座谈会、联谊会,向他们介绍家乡发展现状、优势和服务环境,用乡情、政策、服务激励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反哺家乡,成功招引乡友回乡创办领创电子、兄弟时代电子、信利来电子、海通电子、阿克拉斯电动车等一批领头企业,让外出的“飞雁”变为回乡创业的“归雁”。
助推“归雁”展翅翱翔
“对于很多在外创业者来说,家乡才是真正心灵的归属地。但并不是把外出创业者引回来就了事,在让外出游子愿意回来的基础上,留得住、发展得好才是我们工作的主要方向。”9月18日,华蓥市人才办主任刘文对记者说。
近年来,华蓥市把建好平台作为促进“雁归”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着力解决入驻企业前期投入大、建设工期长、投产见效慢等问题,致力以最低成本优势、以最佳创业平台吸引回乡创业,规划建设了20余平方公里电子信息产业新城,同步规划建设集物流、金融、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社区功能于一体的生产生活配套区,解决企业既要专心抓经营、又要费心抓配套的难题,推进配套服务从分散的“小而全”向集中的“大而专”转变。目前,该市仅电子信息类企业已达42户,其中返乡创业企业家就达26人,吸纳回乡就业人员达2300余人。
该市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以创新的思路、市场的办法撬动社会民间资本数亿元,投入园区基础建设,建成多层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的孵化园,只要企业落户、设备进驻,就可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实现投产经营。目前入驻孵化园企业达20余户,并已有3户企业孵化出园。
同时,该市还大胆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量身订制精准扶持政策,构建一整套创业就业服务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回乡创业者最关心的资金、用工等问题,以充分要素资源保障让回乡创业无忧、就业无忧。比如该市整合华蓥一中、华蓥职校、农机校、农广校等资源,成立职教中心,从战略层面破解中职招生和园区用工难题,目前已为园区输送员工累计超过4000人。
该市针对返乡人员创业就业环境不熟、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驻外办事处、市内各乡镇街道、各产业园区建立全市统一的创业就业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服务实时全覆盖;坚持把服务好现有企业作为最大的招商、最好的宣传,实现企业与政府打交道零成本、高效率,让企业乐于回、留得住、发展好,加快实现由劳务输出促进就业向回乡创业带动就业转变。
新闻推荐
执勤交警劝导电动车车主拆下遮雨伞。□本报记者刘婧文/图连日来,多数市民都会看见一群身着荧光绿制服的交警,在广安主城区各路口认真纠查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我们从影响城区交...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