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云
赵吉明,一位普通农民,因家境贫困,17岁高中毕业后就在外闯荡。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他的创业之路走得很艰难。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农村沼气,从此与其结下不解之缘。农村沼气成就了他的创业梦想。
在发展沼气上求出路
2003年,赵吉明带着10多万元回到家乡华蓥市永兴镇造甲沟村养兔,由于不懂技术,养殖的兔子全部染病死亡,所投入的资金血本无归。就在他心灰意冷时,华蓥市农能办在造甲沟村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赵吉明在家里建了一口沼气池,用沼气清洁、方便。第二年,尝到农村沼气甜头的他又自己出钱建了第二口沼气池,安装了沼气饭煲、沼气热水器,其家庭环境大为改观。于是,他想到在推广农村沼气上谋发展。
2005年初,沼气推广在华蓥还是一片盲区,政府的补助又低,发展、推广农村沼气谈何容易。可赵吉明不辞辛苦,骑着自行车,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到全市13个乡镇宣传发动村民兴建沼气池,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建池积极性。他边学边干,不懂就问,无论是市上还是省上组织的沼气培训,他都自费参加,学到了一手建设、维护农村沼气的真本领。因他建的沼气池质量过硬,建一口用一口,深受村民好评,全市很多农户建沼气池都请他去建设。他组建的施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以股份制的形式,创办了华蓥市吉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沼气为纽带的各项能源技术服务业务不断扩展,经济效益稳步上升。他的沼气技术员从当时的3人已发展到现在的持国证技术员30名,建起了一支年实现沼气建设产值200多万元的能源建设队伍。
在服务领域求发展
2010年,通过市场分析,赵吉明发现发展和推广沼气饭煲、沼气热水器,开展沼气的维修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于是,赵吉明开始在华蓥市推广沼气热水器、沼气饭煲,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一方面人们在对这一新的节能产品认识上存在障碍;另一方面沼气热水器价格较高,一般用户承受不起。针对这些情况,赵吉明认真总结,加大宣传力度,让施工人员自己家里先使用,带动周边用户接受并使用沼气热水器、沼气饭煲。同时,主攻重点区域和经济条件好的沼气用户,并对已安装沼气热水器、沼气饭煲的用户实行跟踪服务,责任制管理,定期观察,并与用户签订“热水器、沼气饭煲安装协议书”建立管理档案,承诺在24小时内及时上门服务。2013年,他与企业合作,在市区内开设了华蓥市沼气技术服务部,经营沼气灶具、饭煲、热水器、脱硫剂、太阳能热水器等产品,开展沼气有偿维修服务,帮助在家的老人、妇女进出料,实行菜单式服务,做到沼气农户有求必应。
在新能源产品技术推广中求壮大
当前,新高效节能产品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正在逐步进入居民的家庭,赵吉明和他的技术人员为了满足人们的节能需求,除了引进一些传统的节能产品外,还引进了多种节能、环保、安全、方便、科技含量较高的新产品。2009年以前,华蓥所建沼气为砖混结构,由于砖的质量问题,所建设的沼气池用不了两年,就出现翻硷,池子开裂漏气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吉明尝试采用钢模混凝土现浇的办法处理。由于钢模具用手工打造不规范,浇注的沼气池效果不好,他又在网上搜索,终于在河南找到了50套沼气模具,于是他开始大力推广沼气池钢模混凝土现浇。从此,华蓥市结束了沼气池的砖混结构时代,多次获得广安市沼气建设质量奖。
自进入沼气建设领域以来,赵吉明的企业从小到大,经营品种由少到多。在华蓥市沼气建设中,他培养了一大批农村能源技术服务专业人才。该市建设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2.5万余口,90%以上的沼气池是赵吉明和他的技术人员完成的。他们推广安装沼气热水器2500多台、使用沼气饭煲5000个,沼气灯1000多盏,推广完成新能源用户2.5万余户,使用人数达80000人以上。通过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新产品的使用,循环经济效益可达2000多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0余年来,赵吉明在平凡的农村能源建设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曾先后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颁发的“沼气生产工技师”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多次被评为广安市沼气建设先进个人和永兴镇优秀共产党员。最近,根据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的有关规定,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他被评为全国100户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优秀农户之一。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财险”)成立66周年来临之际,中国人保财险广安市分公司拟于10月17日、18日,开展“迎司庆·送大礼”回馈车险客户活动。凡9座及以下家庭自用车...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