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清 黄河 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
12月16日,在蒲莲乡新农村内洋溢着热闹的喜庆气氛。当日上午,广安区“情牵山乡”文化月活动启动仪式暨文化大巴赴偏远乡镇慰问演出在该乡举行。精彩的表演、大红的对联、温馨的“全家福”为山区群众送去精美的“文化大餐”,同时,也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了群众身边。
上午9时许,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现场的区摄影家协会一行人下车后,立即开始挂背景幕布,安装电脑、打印机,组织群众站位……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请给我们全家照一张!”在以“邓小平故里”为背景的幕布前,80岁高龄的钟禅村村民杨于林老人携全家四代共5口人站好了位。随着“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响起,杨于林一家的“全家福”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还是第一次和家人照‘全家福\’。”杨于林喜滋滋地说,“虽然上了年纪走路不利索,但我们还是来到现场拍照,图的就是高兴!”
在拍照的同时,区摄协的会员们将拍好的图片下载到电脑上,再传送到彩色打印机,仅仅几分钟,照片就打印出来了,经过上膜和装框,精美的“全家福”就展现在了村民眼前。
“快看看,我照得好不好看!”蒲莲村60多岁的张阳菊老人急不可待地说道。“张婆婆,‘全家福\’中的你,漂不漂亮?”摄协会员问道。“漂亮!漂亮!摄影师拍得真的很漂亮!”张阳菊的话引来现场一片笑声。
在拍摄“全家福”的同时,区书法家协会也搭起台子,摆出笔墨纸砚,义务写起了对联。村民们满心欢喜地围在台前,将一副副写好的对联挂到绳子上晾干。
团堡村村民周四清在新村内买了一间门市和一套住房,因为门面高,他将红纸条幅接起来,请书法家周志强写一副大对联。周志强握着大号毛笔,蘸满墨汁,在条幅上笔走龙蛇,很快,一副写着“玉燕嬉春九州铺锦,金猴贺岁一国呈祥”的行书对联完成了。“书法家写的对联比买的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周四清高兴地说。
10点半,在新农村休闲广场上,文艺演出在欢快的舞蹈《看山看水看四川》中拉开帷幕,来自区文化馆的青年演员们为山区群众倾情表演,优美的舞姿获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独唱《新浏阳河》、川剧小品《驼子回门》、双簧《舌尖上的绝活》等13个节目让观众深深陶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欢笑声和喝彩声。
在演出现场,95岁的杨时孝老人坐在轮椅上津津有味地看着节目。老人的儿子杨维万告诉记者,前一天听说艺术家们要进村表演节目,他便决定推着父亲一起到现场观看。“平时在电视中才能看到这么好看的文艺演出,没想到今天在家门前看到了演员们的精彩表演,真是大开眼界啊!”杨维万说。
当天,区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现场为群众拍摄“全家福”12幅,书写春联300余副。记者获悉,在2016年1月底前,该区还将组织艺术家深入恒升、兴平、龙台等乡镇开展“情牵山乡”文化月活动,到井河、郑山、肖溪及白市等地表演《阳光下的孩子》校园话剧,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文化大餐带来的快乐。
新闻推荐
□前锋记者站陈定军蒋雨本报记者胡苗12月18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前锋区工业园区的广安市吉中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紧张地忙碌着。“这10条生产线今天将生产850套汽车座椅...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