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祠堂遗址处的两株黄桷树。
雕刻精美但却显凶恶的泰山石敢当。
石牛烂院子前的石阶。
□本报记者 胡佐斌 文/图
早在2010年,记者在岳池县九龙镇廻龙沟村发现郭子仪后裔,并在《广安日报》发表《岳池县发现郭子仪后裔》一文,根据当地郭家出示的《郭氏宗谱》记载,九龙镇郭家最早入川是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
2015年12月4日,“两江行”采访组走进岳池县赛龙镇,记者结合史料记载和现场走访发现,赛龙镇郭家入川更早,其入川始祖为明代贵州总兵郭宝,祖居地为石牛烂,且郭家祖屋至今仍在。
明代贵州总兵定居岳池,祖居地有石牛
在走访赛龙镇之前,记者便开始着手资料准备工作。记者查阅清光绪版《岳池县志》,发现了这样的记载:“明,郭宝,任贵州总兵,致仕后入川,置业岳池县南七十里,地名牛石栏,子孙遂为岳人,见《郭氏家乘》。”由此可知,在清代时,《郭氏家乘》(即家谱)就清楚地记载,明代的贵州总兵郭宝做官后定居岳池牛石栏,其具体方位是在岳池县城以南约70里的地方。
按照《岳池县志》关于一些古地名的记载,县南70里,主要是指罗渡和赛龙这一区域。记者再通过卫星地图查阅,发现赛龙镇境内确有一个叫“石牛烂”的地方,方位吻合,只是“烂”与“栏”有别——不知是笔误,还是在数百年的口口相传中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进入赛龙镇,只要遇上一定年纪的老人,一问起石牛烂,他们都知道,因为石牛烂位于广安到重庆的古驿道上,在没有公路的年代,当地多少人都走过这条路。不过,当问石牛烂的得名,他们很难说出,只说石牛烂是一条沟,人们又称石牛烂沟。
石牛烂位于赛龙镇老人坪村2组,一进入老人坪,再问起石牛烂,村民就指得更具体了:“石牛烂是老人坪崖下一个老院子,现在还在,院子前面是一条沟,我们喊烂泥沟。”
顺着老人坪崖下的公路,记者看到不少嶙峋巨石,想必这就是远古时期地球造山运动的结果吧。我们沿着崖下公路步行仅几分钟,便来到石牛烂老院子了。
这是一座已无人居住而荒废的三合院,院落右侧紧贴着一块高约7米的巨石。当地72岁村民唐华中说,听以前的老人讲,这巨石以前像头牛,后来一部分身子和牛头被打了,“我出生前巨石就被打了的,不晓得以前
有好长,反正现在还有七八米长。解放前,石头下面还有牛圈,养有牛。”
在院落的一角,还有一尊保存极其完好的泰山石敢当,雕刻甚美,但鼓眼长齿,似显凶神恶煞之气。唐华中说,这是镇邪用的,原是一对,另一尊已被毁了,“我出生时,这东西就有了。”
老人坪传说,印证郭家幸存于“张献忠灭川”
当问起石牛烂院落的主人是否姓郭时,唐华中说,石牛烂是郭家的老屋,解放前,主人叫郭一山,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因私仇杀了一个当地姓唐的人,后唐家报复,把郭一山的大儿子打死了。而郭一山后来在丹溪口夜晚过渡河时,也被仇家杀了,并被分尸后抛于江中。解放后,郭家的三个儿子都搬走了,院落共分给了7家人居住,“但这些年,都逐步搬出去了,或买了街房,院子里就没人住了。”这也进一步说明,石牛烂的郭家老院子从明代始祖郭宝入川定居于此起,代代延续,一直到解放前仍是郭家居住。
在岳池,家族能从明代开始繁衍至今,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因为在明末清初时期,不仅是岳池,整个四川都遭遇了大劫难,老百姓称为“八大王剿四川”,传说把四川的原住民几乎杀光了,以至于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朝廷推行了持续百余年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老百姓所说的“八大王”,即指明末清初时在成都建立大顺政权的张献忠,他剿杀四川、不留活口的传说至今仍在广为流传。
赛龙郭家为何能幸免于“张献忠灭川”?在老人坪村,一个久远的传说或能揭开这一秘密。
7组村民刘定泉介绍,他听上辈老人讲,八大王剿四川时,见人就杀,尸横遍野,其队伍来到赛龙境内时也是如此。他们来到老人坪时,见到一位男子背着一位老人并未慌忙逃跑,便问男子:“你背的是谁?”男子答:“是我家老人。”八大王的部下或许被男子的孝心所感动,便没有杀掉这一男子。后来,男子结婚生子,家族不断壮大,为了纪念因背着老人而躲过杀戮一事,便把当时遇兵时的山坪取名为老人坪。
结合老人坪郭家繁衍历程,记者认为,当年幸免于“张献忠灭川”的这位男子,应该就是郭家之人,而老人坪的传说也恰恰印证了郭家能从明代繁衍至今的事实。
郭氏宗祠仅存遗址,古坟湾或葬郭氏族人
在距石牛烂老院子约1里的老人坪村4组境内,有一个叫红庙子的地方,现今寺庙早已不在,遗址处仅剩下两棵古老的黄桷树和残存的台阶。但在当地郭氏族人看来,这里并非是寺庙,而是郭家宗祠。
现年68岁的郭吉飞便住在红庙子附近。据他介绍,听以前的老人讲,红庙子最早就是郭家的祠堂,后来改成了寺庙,解放后又作为村小使用,直到10多年前村小合并后才拆掉,“即便是作为寺庙期间,郭氏族人也安排有人守庙子,每年各家各户都要到庙里去上香,祭拜先祖。”郭吉飞还说,红庙子遗址前面住有两户人家,都姓郭,其上辈最先本是留在那里守庙子的,后来就直接将那里作为了家。
不过,而今老人坪村所住的郭家已经不多,相反,更多的郭家后人则分布在与老人坪村相邻的千字岭村——两村隔着石牛烂沟。
家住千字岭村5组、现年77岁的郭昌连老人告诉记者,千字岭村共180多户人家,其中姓郭的40多户,约占全村户数的四分之一,“千字岭村的郭家都是从老人坪发脉过来的,郭家一代一代都是这么说的,而且老人坪以前有郭家祠堂。”
在千字岭村,有个叫古坟湾的地方,至今仍可看见20余座古坟,从墓群的分布和制式来看,为明代的家族墓。记者推测,结合郭家在老人坪、千字岭一带的繁衍,这古坟湾的古墓群,应该就是郭氏的家族墓。
新闻推荐
“十二五”期间质监工作亮点纷呈“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质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功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四川省名牌产品26个、广...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