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雁江区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脱贫攻坚要求,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脱贫解困不落下一户、不落下一人,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全区已圆满完成2015年整村推进12个扶贫村、1.3万人脱贫任务。
建机制
积极探索脱贫路径
“全区要以脱贫攻坚为主题,广大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开展岁末年初‘走基层\’活动,看望慰问帮扶特殊困难人群,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作。”1月5日,雁江区在“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推进会上要求,将“走基层”活动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
以中央、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宣讲为契机,雁江区加大扶贫攻坚宣传力度,凝聚社会共识。健全“双联”工作联席、扶贫工作例会和专项督查等制度。相关部门和镇乡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对工作突出的人员予以表扬奖励。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开展“扶贫助学”等活动。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完成。
目前,全区已向62个贫困村派驻了帮扶工作组,为89个村选派了“第一书记”,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帮扶工作组、1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的“四个一”全覆盖。
强基础
整村推进扶贫项目
各种车辆在新修建的通组公路上来来往往,改建后的囤水田已开始蓄水……1月19日,丹山镇牌坊村“第一书记”肖代福介绍,村上已引进业主流转土地300亩发展起了莲藕产业,规划种植核桃500亩,现正在栽种核桃幼苗。
构建基础骨干网络、改善区域发展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全区坚持基础先行,把解决“行路难”“用水难”等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按照“水、电、气、视、讯、路”六通与活动广场、健身设施、小卖部等配套设施同步推进的原则,抓好通村、通组、入户路建设,深入实施小农水、农村饮水安全等水利工程,全面推进公路、水利设施、产业培育、科技培训四大扶贫项目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硬件”问题。
2015年,全区整村推进和个体脱贫目标全面完成,总投入5600余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项目涉及5个乡镇12个贫困村,***项目涉及7个镇乡102个村;新建村内水泥路70余公里,入户路近30公里;囤水田埂35根,安全饮用水配套设施1套。
兴产业
专合引领促农增收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贫困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群众增收渠道多元化,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1月19日,雁江区扶贫办负责人李世彬介绍,目前全区已在62个贫困村中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6个,家庭农场33个。
产业发展滞后是贫困地区最大的软肋,脱贫开发核心在兴产业促增收。全区以扶贫开发为依托,找准着力点,做强产业支撑,流转土地、培育种植大户,引进公司和业主,扶持发展农民专合组织和家庭农场,培育种养大户,推行“公司+合作社、农场+农户”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支持困难群众就近就业,变“输血”为“造血”,实现了群众增收渠道多元化,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据了解,2015年,全区以脱贫攻坚为抓手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9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0元;脱贫项目区已发展产业4120余亩,技术培训2500余人次。目前,全区正按照创新建立的“1+1+N”***模式,深入推进丹山镇、中和镇、新场乡等8个镇乡17个村的整村脱贫工作。
摘穷帽、拔穷根,雁江脱贫攻坚深入推进。
张运
新闻推荐
雁江扶贫开发帮扶12300人今年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114万元
■钟华“这几年,区上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我们居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一下变成了180平方米的小洋房,村里的水泥路修通了,农业产业项目也多了,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谈起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给...
岳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