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吕清辉 本报记者 李倩
编前:4月14日,到广调研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彦蓉为广安“洁净水”行动点赞:在全省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提供了经验!这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为治理以水为核心的生态环境而不懈努力的结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机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洁净水”行动,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广安“水清岸绿、城水相融、人水相亲”。从今日起,本报特推出“洁净水”行动专题报道上、中、下篇,敬请关注!
全民水库,广安城区市民的“生命水源”。
4月中旬,广安区、岳池县、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联合行动,短短5天内,全民水库水面垃圾及水葫芦打捞工作全部完成。
速度背后,是践行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许下的美好承诺:以治水为突破口,全面改善“水系、水面、水质、水岸”整体水环境质量,让广安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
不信清流唤不回。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广安,在全省率先打响治水之战。不到两年时间,“水清岸绿、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新广安,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
转型发展 治水先行
最大决心解决最大难题
苍山叠翠、湖水蔚蓝、百鸟齐飞,在武胜县飞龙镇五排水村村民郑小林眼中,2014年整治之后,家附近的五排水库,如今是一幅天然的画卷。
五排水库,是武胜县城12万人口的备用水源。然而,如此重要的水源,也曾有着累累伤痛。“戴着戒指在水库中洗手,戒指也会发黑。”郑小林讲述,随着库区网箱养鱼盛行,水体严重富营养化,2006年开始出现水葫芦,最多的时候,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100亩,占领库区三分之二水域。连续几年检测,水质均为劣五类,备用水源无法使用。
五排水库之痛,不是孤例。从2013年市环保局的一份调研报告,足以窥见当时全市水污染防治形势的严峻:
农村面源污染日益加重。全市172个乡镇,仅建成污水处理厂(站)69座,在建生活污水处理站50座,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乡镇污水直排,农田、地下水、小河流、沟渠、水库等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环境生态功能日益恶化。
饮水安全隐患重重。部分乡镇饮用水水源因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村面源污染,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由于资金缺乏,城区部分备用水源的取水、净化、输送管网等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备用水源建设亟待加强;环境监管力量薄弱,尚未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监控网络……
水环境形势令人忧心,治理迫在眉睫!“环境污染重,是推进转型升级、追赶跨越进程中的一大难题。这个‘坎\’跨不过去,经济发展就不可持续,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市委书记侯晓春话语铿锵。
“水环境治理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4年秋天,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轰轰烈烈的“洁净水”行动全面展开。
市委书记侯晓春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增斌任副组长……“洁净水”行动领导小组迅速成立。“洁净水”行动指挥部亦随即组建,环保、农业、住建、水务、林业等相关部门均为成员单位,统一指挥,挂图作战,强力推进。此外,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从市级相关部门抽调精英骨干,研究解决推进中的难题。
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最专业的实施机构,治水决心可见一斑。
邻水县环保局工作人员袁月东,也从广安市2014年10月印发的《关于全面开展“洁净水”行动的意见》中,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全面治理水环境的决心。
“对全域开展‘洁净水\’行动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等‘八大行动\’实施方案。”袁月东说,这份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基础上形成的文件,就是一份作战指南,为‘洁净水\’行动落地落实提供了科学指导。
转型发展,治水先行。市委市政府郑重承诺:通过五年努力,全市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水污染防治能力明显提高,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饮用水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莉华)6月14日,广安市召开2016年重大项目暨PPP项目工作专题会议,全面总结今年以来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市委副书记肖友才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今年1至5月,全市664...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