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赖昕
2006年,毕业于南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的黎树式作为高层次人才来到了北部湾大学(原钦州学院)。13年过去了,他刻苦钻研、努力服务向海发展,以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教书育人,带领团队在开展流域—河口水文过程、海岛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滩动力地貌过程和海岸带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喜人成绩。“这是我国第一本关于独流入北部湾河流问题的学术研究专著。”12月26日,走进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黎树式的办公室,便看到他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南流江现代水文—地貌过程》,言语中充满自豪。
黎树式介绍,南流江是广西沿海水沙最丰的河流,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河流水沙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面临巨大挑战和机遇。从2014年至今,黎树式就带领他的科研团队通过收集大量的南流江水沙、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关数据,研究南流江的水沙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及管理对策,这项研究在国内的研究成果中不多见,是我国西南沿海特色研究成果之一。
“科研育人一直是我们践行的教育理念。”黎树式坚定地说。一直以来,黎树式都非常注重研究方向的凝练和科研团队建设。近三年来,团队科研成果丰硕,不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西重点研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一般项目多项,还发表SCI学术论文8篇,中文核心论文7篇,出版专著2部。“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对广西沿岸海滩养护效应及动力地貌变化机制进行立项研究。”黎树式介绍,“从2014年起我们对北海银滩进行每月一次的数据测量,从2017年起则对钦州市茅尾海黄金海岸滨海浴场进行每半个月的监测,希望通过对广西人工海滩的养护效应进行长期观测,分析海滩平面形态以及剖面时空变化特征,揭示海滩响应养护工程的海滩地貌变化机制,同时兼顾对现有海滩养护效应的研究,以期发现广西在特有强潮控制作用环境下的人工海滩冲刷与淤积规律以及发展势态,为强潮性质的区域海滩沉积与地貌研究作出应有贡献,并为评估广西人工海滩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依托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广西北部湾海岸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两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重点开展北部湾海滩动力地貌过程、流域—河口物质通量变化和北部湾台风预测及其灾害评估等方面的研究。”黎树式介绍。
新闻推荐
来宾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好保障职工生育保险待遇,增强基金共济能力,提升经办服务水平,以及满足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生...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