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广元市西滨路改造升级工地现场。43岁的刘光碧有说有笑地和大伙一起劳作:“我们以前是棉纺厂的下岗工人,现在在市园林绿化处工作。有了稳定的岗位和收入,当然开心了。”
近年来,为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广元市开辟了大量公益岗位,常年保持公益岗位数千个。公益性岗位收入,对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善起到了明显作用,同时也对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徐凯 刘云飞
“我们有了稳定岗位和收入”
16日下午,广元市西滨路改造升级工地现场如火如荼。路边,一群穿着反光背心的男女有说有笑地在起花草,准备移栽到其他地方。
43岁的刘光碧放下手中的活告诉记者,她家原本3口人,前夫2000年就下了岗,2007年棉纺厂破产,自己也下了岗,当时孩子正在上初中,夫妻都没工作,每天为生活来源发愁,成天吵架。无奈之下只好离婚。
“你什么时候再就业的呢?”
“政府了解到我们的难处后,2008年开辟了公益性岗位,我被安排到了市园林绿化处从事绿地和花草管护工作,当时月工资500元,现在除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四项保险外,每月还能拿到9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同时也有了单位、有了组织和安全感。”刘光碧回答。
广元市园林绿化处处长肖成明告诉记者:“我们从不把他们当外人,谁家有困难我们总是千方百计给他解决,像刘光碧的女儿今年上大学,我们还帮她争取到了‘金秋助学\’金。”
下岗职工成为治安巡逻队员
来到嘉陵路口,几名治安巡逻队员正在巡逻。同行的广元市就业局社区就业中心主任赵志元说:“他们都是由下岗职工安排到这个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的。”
治安巡逻队员孟伟说起了他的故事:“2001年4月,广元医药公司宣告破产,我这个已有22年工龄的老职工以1.1万元被买断工龄下岗。爱人在原煤建公司也下了岗,孩子初中毕业面临考高中。因为家庭困难,于是就去用自行车帮私人老板送货,风里来雨里去每月只能挣300来元维持生活,多年来一直想找一份固定工作。2009年,我的梦想实现了。”
“就业第一天感觉怎么样?”
“记得2008年12月30日,市劳动局叫我到就业局报到参加治安巡逻培训。2009年1月初,我被分配到利州区公安分局治安巡逻大队东坝片区正式上班。第一天很激动,感觉到党和政府没忘记、没抛弃我们这些下岗工人。”孟伟的话讲得很真诚。
记者从利州区公安分局了解到,孟伟等200多名下岗职工在治安巡逻大队就业后,工作非常认真,孟伟个人每年都被广元市公安局和利州区公安分局评为先进个人。
近亿元帮扶5.98万人就业
走进广元市就业局办事大厅,十分“热闹”,工作人员热情的服务让许多前来办事的人满意而去。
广元市就业局副局长李松说:“截至9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23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7.46%;失业人员再就业1169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7.5%;城镇登记失业率3.91%,全市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记者了解到,广元为确保就业,形成10大项30个分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目标考核管理体系,由市政府作为单项目标下达县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同时,建立每月进度通报、每季抽查分析、半年检查督促、年终考核评优制度,采取“指标完成”与“实地抽查、现场询问”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该市还建立起就业失业登记、培训登记、政策落实专门服务窗口和一站式服务通道。公开申领就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援助重点群体就业等10项服务承诺。
与此同时,广元加大对就业保障的资金支持,今年1-9月,全市就支付职介、社保、岗位、培训、技能鉴定补贴9570万元,帮扶5.98万名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星四川省有136家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下称军休所),服务1万余名军休干部。这些军休所大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如今不同程度地存在设备老化、服务内容单一、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