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呼我应
本报讯(董红明 彭昌建 记者 侯静)“如果不建设渔河中心卫生站,说不定我还没被送到镇卫生院血就流完了。”7月13日,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太山村村民樊春英说起自己6月初被摔伤的事,仍心有余悸。当时她摔了2寸多长的伤口,大量出血。几分钟后,她被及时送到渔河中心卫生站进行了急救,随后又转到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现在已基本康复。
近年来,荣山镇各村都有了村卫生室,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为什么还要建中心卫生站?
原因是村卫生室只能治疗感冒等常见的小毛病,遇上外伤等需急救的病就只能到镇卫生院了。荣山镇幅员面积辽阔,最远的大山村到场镇有近100里路,开车要2小时,打“摩的”要70多元钱。更难的是部分村民住在高山上,几乎无车可乘。
如何做到“民呼我应”,解决群众有了急病不再难的问题,荣山镇党委政府多次研究后决定,分两个片区建立中心卫生站。
可钱从哪里来?荣山镇党委政府和利州区卫生局商量后决定“多条腿走路”,镇政府、区卫生局、镇卫生院各出一点,共筹集了60余万元。
去年6月动工,12月底两座中心卫生站就建好投入运营了,且都配备了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可进行X射线透视、B超等检查,能进行一般的急救处理,能运用中西医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门诊或住院治疗。
荣山镇卫生院把中心卫生站作为派出机构全权管理,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培训,派业务副院长驻站进行常务管理。中心卫生站部分医护人员为镇卫生院正式医生护士,一月一次轮岗;另一部分为片区内统筹的乡村医生。
新闻推荐
从7月31日起,广元市委决定用3天半时间,对全市组工系统干部集中进行“五个能力”建设培训学习,邀请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干部讲课,着力促进提升组工人事干部把握大局能力、运用政策能力、知人善任能力、...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