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西汉或许就是川北中心
本报讯 (记者 吴晓铃)记者5月27日获悉,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经过长达5个多月的考古发掘,目前在广元昭化古城发现一片以秦汉时期为主的70多座古墓的墓葬群。这是省考古院迄今发掘的这一时期最大的古墓葬群,而且部分墓葬陪葬品规格颇高。它们的出土,至少可以证明昭化古城其实早从西汉时起,就已经相当繁荣。
据介绍,这片墓葬是2013年12月13日在昭化古城旁一处酒店施工工地发现的。当天晚上,挖掘机掀起泥土时,发现了几块已经残破的青砖。经当地文管部门研究后,确认为汉砖。12月19日,省考古院派人专程前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随着勘探的深入,考古人员发现这是一片大型的墓葬群,从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墓葬已发现73座。工作人员介绍,在已经完成清理的56座墓葬中,初步判断43座土坑木椁墓大部分属于西汉中晚期,另有少量墓年代可能早至战国晚期或西汉早期。而900多件出土器物,以陶质或铜质随葬品为主,其中既有日常生活用品如陶罐、陶壶、铜壶、铜鍪等,也有专用于陪葬的明器,如陶仓、陶俑、铜车马器、铜壁、铜泡、铜铃等。部分墓葬随葬品规格较高,不仅有铜鼎,有的钫、壶还有成对出现。有的墓葬甚至出土了少量金银器。
在昭化古城的城边,为何会出现如此大型的墓葬群?据史料记载,昭化古城迄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当年秦灭蜀后,在昭化古城不远处建立葭萌城,人称“巴蜀第一县”。后来葭萌遭遇洪水,在东汉时移至如今的昭化城址重建,三国时刘备亲自改葭萌为“汉寿”。考古人员认为,这批墓葬的出土,至少可以证明昭化在西汉就可能已经非常繁荣。因为从出土器物的规格及形制来看,部分墓主或许是有一定官职和地位之人。而这或许也证明作为连接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一个点,昭化古城早从秦汉时开始,就已渐渐成为川北中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敏记者侯静)6月22日晚7点,广元市朝天区转斗乡黎明村文化广场上,40余名妇女正在区文化馆舞蹈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健身舞。与黎明村毗邻的陕西省宁强县汉源镇何家坟村二组村民钟玉秀高兴地说,“上...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