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珍照顾瘫痪丈夫43年
最美追问
寻访地:广元市昭化区朝阳乡柏杨村2组寻访对象:张玉珍最美理由:不抛弃瘫痪丈夫,悉心照顾43年,无怨无悔
□吴纹锋 本报记者 侯静 文/图
嫁给他,就选择了艰苦的生活
“老焦,吃饭了。”63岁的张玉珍端着一碗稀饭,用勺子慢慢给丈夫焦树礼喂饭,这时天刚亮不久。每吃一小口,焦树礼都需要使出浑身力气。一个小时后,焦树礼吃完早饭,张玉珍才端起自己的饭碗。
这是7月23日记者在广元市昭化区朝阳乡柏杨村2组张玉珍家见到的一幕。
“焦树礼的吃喝拉撒,全是张玉珍照顾,43年天天如此,她就是焦树礼的手和脚。”乡亲们这样说。
1967年,焦树礼修水库时劳累过度,落下病根。“嫁还是不嫁?”张玉珍身为未婚妻,当时有过短暂的犹豫。“我明白嫁给他,就选择了艰苦的生活,将承担更多的责任。”但张玉珍还是选择嫁给焦树礼。婚后,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日子过得快乐幸福。
1971年3月的一天,焦树礼突然连续不断咳嗽,腰疼得厉害。看到丈夫病情恶化,张玉珍心急如焚,第二天凌晨4点,她拿着火把与焦树礼携手向宝轮镇走去。崎岖的山路、湍急的河流,张玉珍背他跨过。他们走走停停,平时走5个小时的路程,他俩走了7个多小时,到广元某医院时,已是下午5点。
手术后,焦树礼病情虽得到控制,却从此瘫痪在床。张玉珍的作息时间也发生根本变化:每天凌晨5点起床,晚上11点后才睡觉。一天中,除去下地干活的五六个小时,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照顾焦树礼上。
刚瘫痪时,正值壮年的焦树礼完全不能接受,常常无端向张玉珍发脾气,不止一次想自杀。“每当他想不通的时候,我给他说些宽心的话,想法子讲笑话逗他开心,让他重树活下去的信心。”张玉珍说,焦树礼虽然站不起来了,但有了他才是一个完整的家。
15600多个日夜,张玉珍不分白天黑夜给丈夫熬汤送药,接尿倒屎。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委屈,只有她自己知道。可她从未叫一声累,无怨无悔,不离不弃,用坚强撑起了一个家。“衣服穿得干净,饭也吃得好,她还专门为我买回电视机。这么多年来,把我照顾得很好,很感谢她!”谈起妻子的好,66岁的焦树礼言语里充满感激。
张玉珍:遇到困难,不要逃避,一家人就该同心协力,共同解决。
面对生病的未婚夫,张玉珍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没有选择分手,而是重情守信,选择结婚;面对瘫痪的丈夫,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长期悉心照顾,无怨无悔。她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行动说明了一切。她是一个柔弱的女人,却用铁肩担起责任与道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晓铃)近日,广元昭化在剑门蜀道旅游开发的前期考古中,首次发现了一处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西周时期古城遗址。记者8月27日从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这是继三星堆古城以外,四川发现的古蜀文化第...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