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奋力冲刺“高职示范军团”
这是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唯一的公办信息技术类院校,这是成绵广信息技术产业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3-2015年,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校总动员,全力投入“示范建设”,奋力冲刺四川省“高职示范军团”。
8000师生,三年拼搏,“四个示范”的目标正在变成现实:成为全省高职教育机制体制创新的示范、全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全省高职院校服务信息社会的示范、全国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的示范。
□侯东 杨超 文/图
频频获全国大奖 重在创新创业培养
入冬,寒风刺骨。地处川北大门广元的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却暖意融融:12月上旬,该校连续夺得两项“全国大奖”。
12月1日,历时7个月,全国2000余所高校参加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落幕,该校学生作品《基于“悬赏”模式的高校互助平台》、《邮储银行电商平台——快邮购》,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二等奖,学院获得大赛最佳组织奖。
12月5日,在河南举行的“2015全国大学生开源软件技术创意大赛”再传捷报,该院两个参赛团队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
是什么让信息学院学生在全国频频出彩?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的浪潮拍打着中国大地。
信息学院怎能置身事外?学院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大量创新创业选修课,针对毕业生全面开展SYB创业培训。
2013年,学院与利州区政府合作共建了5000平方米的广元创业孵化园,目前入驻企业达100家;2014年又在原创业就业协会的基础上建起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围绕移动应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开设8个创新工作室,培育创新创业项目34个,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个,并获得了省市专项资金支持,12个项目获得省级大奖。
有脑力激荡,还有实战平台。学院充分利用广元创业孵化园、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四川移动应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兴通讯、华为、京东、阿里巴巴等一批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打造实战平台,逐渐形成了教育引导、苗圃培育、项目孵化、助推加速的四级无缝对接,初步构建了“引、培、孵、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组数据印证了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绩。近3年来,学院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00多项,获奖学生500余人次。在2013年四川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院共有9件作品入围决赛,最终获得4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总成绩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院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学院3件作品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在2015年四川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院共有7件作品入围决赛,最终获得2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总成绩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8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省教育厅20万元项目资助。2015年7月,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荣获“广元市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称号,获得30万元奖励。
政行企校都满意 贵在“144”办学模式
很多人想不到,一个驰骋世界的信息技术行业大佬,会把人才培养的重担交给地处秦巴山区的信息学院。
但这是事实,联想集团与信息学院合作成立了“联想教育人才培养学院”,自2007年接手第一个联想订单班以来,截至2014年,共组建联想订单班17个,累计为联想售后服务体系输送订单班毕业生541名,其中很多人已经成长为企业骨干。
这正是信息学院独创的“144”办学模式。即以省经信委、广元市共建为一大支撑,强化政、行、企、校4方联动,搭建4大发展平台 (创新创业平台、校企合作平台、集团化办学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一支撑、四联动、四平台”的“144”办学模式。
委市共建、政行企校、多元协同、共建共享。“144模式”拓展了学院发展空间。
如今,类似联想学院的“合作体”,既有企业设备、软件、技术、人才支持,又能满足教学、生产、技能培训、科研等需要。
这个奖项来得意外,却是必然。
9月开学,团中央表彰2015年全国大学生“圆梦中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报送的“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实践团纪录片被评为优秀纪录片;学院“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实践团队被评为优秀实践团队,参与的老师和同学分别被评为优秀首席专家、优秀个人。
意外之处在于,“工科出身”的院校师生,捧到了带有“文史韵味”的纪录片大奖;必然之处在于,学院一向重视学生全能素质的培养,着眼长远,胸怀大志。
“校中厂”与“厂中校”反复锤炼,“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等多管齐下,“职业范”与“全能型”内外兼修,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进口畅、出口旺”。
根据麦可思公司出具的《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学院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率比全国高职院校平均值高2.9个百分点,就业现状满意度比全国高职院校平均值高4个百分点,校友满意度比全国高职院校平均值高6个百分点,教学满意度比全国高职院校平均值高4个百分点。近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超过90%。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互联网+教育引领教育潮流
11月,信息学院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首批试点单位仅28所高职院校。
这条喜讯显示,信息学院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领先。
事实确实如此。3年来,学院共建成各级教学(技术)团队8个,引进高层次人才39人,新增教学名师6人,培养专兼职专业(学科)带头人18人,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68名,新聘企业兼职教师达221人,学院教师担任企业兼职工程师36人,教师参加各类培训锻炼238人次,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锻炼87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境外培训92人次,重点专业专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双师”素质,让老师们对课程和教材的编写,更多了“企业味”、“岗位经”,校企合作完成的20门核心课程、23部“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成了许多同行学院选用的经典。此外,学院上网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网络课程114门;申报并建成“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中心”,引进和联建了310门共计500G的教学资源、450个教育视频资源和65个多媒体获奖课件,无一不凝聚着全校教师的心血。
作为首批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互联网+教育”在学院蔚然成风。
近年来,学院大力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人机并用”、“网络互动”,丰富了教与学手段,师生砥砺共同成长。目前,学院已有8门课程上线运行,进入混合式教学方式上课的学生达到30%,具备MOOC(SPOC)开发和翻转课堂教学能力教师数占比达50%。
起于行业,不忘行业企业兄弟院校,立足地方,自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洪流。近3年,学院面向社会开展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培训6703人次;86名教师被聘为项目评审专家;对口支援交流中高职院校14所;***被广元市评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先后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先进单位等称号。
巍巍剑门关,滚滚嘉陵江。历经40年峥嵘岁月,即将迎来不惑之年的信息学院,依然雄姿英发,激情豪迈:立足信息产业,争创西部一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冯超颖)1月29日,“游剑门蜀道、泡女皇温泉,广元年味飘起来”——广元新春旅游“开门红”宣传营销活动在宽窄巷子精彩呈现,为成都市民和游客带来了来自广元的“年味”。活动举行正值周末,现...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