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广元市昭化区柳桥乡举办了一台以传承孝德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并对评选出的10个孝敬儿媳进行了颁奖。“选择这样一个时间,就是要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把孝德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同时也是对区委政府‘双创\’工作的落实。”该乡党委书记邢显锟说道。
随着脱贫攻坚行动的深入推进,如何走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能同步提升的窘境?广元市昭化区从今年8月起,在全区63个贫困村中创新开展 “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行动,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脱贫要靠自己干”“小事形成好习惯、点滴汇聚好风气”……连日来,走进昭化区各贫困村,随处都可以见到这样的标语,让人切身感受到 “精神脱贫”的热潮与决心。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仅要解决群众的物质贫困问题,也必须同步解决 ‘精神贫困\’问题。”昭化区委书记陈正永说。随着创建活动推进会和培训会的相继召开,该区乡镇分管脱贫攻坚的副职领导和贫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驻村第一书记、村风民风监督员等全线作战,召开群众坝坝会,全面宣传创建要求,发动全员参与。“目前,全区63个建卡贫困村‘双创\’活动已全面启动,建卡贫困村内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同步参加活动,每年年底前完成当年计划脱贫摘帽的重点贫困村创建活动的评定。”该区宣传部长王壮介绍。
如何治愈当前农村 “等靠要、脏乱差、粗俗邪”痼疾?该区明确提出了开展 “感恩奋进、自强脱贫”“自力更生、美化家园”“文明健康、和谐奔康”三项主题教育,并以“五个一”创建为抓手,即:一套创建标准、一套村规民约、一批示范村(户)、一名村风民风监督员、一套激励机制,让精神脱贫有了载体和举措。对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提出了“村容村貌好、社会风气好、治安秩序好、干群关系好、集体活动开展好”5个创建标准;对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户提出了“环境卫生好、生活习惯好、邻里关系好、家庭和睦好、集体事业参与好”5个创建标准。
该区宣传部副部长肖永乐介绍,自双创活动开展以来,该区将昭化精神、“五好”标准、村规民约、星级评定表、优美村容村貌等内容,制作了9230张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图,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挂图上墙。
为破解“物质脱贫硬,精神脱贫软”,该区实行清单式管理,把创建工作分为常态工作、实施阶段、验收阶段、表彰阶段,规定了具体的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和落实部门,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成立督查组逗硬落实,形成了强力推进“双创”工作的强大合力。
(姜德辉)
新闻推荐
近日,在东坝新民街棚户区改造项目电力迁改施工现场,广元供电公司电力员工正在对电缆头进行试验,并对新装的电气设备进行调试。东坝新民街棚户区改造项目是一项民生安置工程,受益群众约610户,改造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