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智坚实习生陈科翔
“心里放不下这里的亲人和朋友,我选择了留下来连任第一书记,坚持干到村、贫困户真正脱贫摘帽。”最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李文划满怀深情和信心地说。
2015年10月,李文划受港北区财政局选派,到港北区中里乡中里村担任第一书记。当时的中里村各项基础设施较差,村民思想观念相对保守陈旧,村集体经济几乎一片空白。“在深入调查走访后,更得到了局里、村班子领导的鼓励和支持,对如何带领大家脱贫攻坚才有了底。”李文划回忆道。
李文划首先从村民们期待已久又迟迟未办成的事情着手,想方设法帮助村里完善文体中心的建设,尽快扶起村民们脱贫攻坚的“精气神”。2015年11月,中里村文体中心的篮球场终于建成使用,既方便了村民,更让他在村民中树起了一定的威信。另一方面,他积极争取项目,完善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尤其是花大力气改变交通落后状况,如今全村实现通屯水泥路全覆盖,为精准脱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利用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走访慰问贫困户超50次,汇聚起扶贫正能量。
李文划注重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2016年4月,在李文划的动员和帮助下,中里屯的经济能人曾显晶投资十多万元建设中里村百香果种植基地,成立旺楠合作社,种植优质品种百香果60多亩。之后,李文划多次召集贫困户做思想工作,鼓励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方式加入合作社。为了增强贫困户的信心,李文划先后帮助36户贫困户申请到180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34户贫困户申请到总金额22.6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用于经营生产。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里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现已发展成贵港市旺楠合作社富硒百香果电商基地,百香果的销售均价在每公斤7元以上且供不应求,原先就近聘用的8名贫困户已成功脱贫6名。
今年3月份,中里村的贫困发生率降到了2.6%左右,李文划第一书记的任职也期满了。当时,家人劝李文划选择回城区工作,但面对中里乡班子领导、中里村班子和村民们的再三挽留,李文划选择了留任。
留任后的李文划,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松口气、歇歇脚。他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协助广西贵港市港丰农牧有限公司成立立丰养殖专业合作社,解决中里村肉鸡养殖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道路建设、土地流转、基础设施等问题,带领大家专攻脱贫薄弱环节,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精准脱贫路子。
“今年争取把村里贫困发生率降至1%左右,真正实现脱贫摘帽不返贫。”李文划看着养殖基地新建成的7座鸡舍里生机勃勃的鸡苗,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楚程)没有手臂,没有小腿,依然在水中畅游。最近,市体育中心游泳馆一群特殊的泳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们是...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