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瞻
10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平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采访贵港市本年度百孝之子获得者、镇隆镇报警点原负责人韦成光。“说实在的,我只是尽我能力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把助人为乐的接力棒接过来而已,真的不算什么。”韦成光显得有点不好意思。
十五年来,韦成光悉心照顾志愿军遗孀,爱心献给孤儿,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大孝美德。
情系烈属十五载
2001年八一节前夕,韦成光从乡亲口中得知,家住镇隆镇周塘村的抗美援朝烈士遗孀、87岁的孤寡老人梁琼英生活比较困难,身体状况也一日不如一日。他心里一紧——怎么能让功臣亲属如此潦倒?
自那以后,韦成光便时常带着爱人到老人家里,陪老人聊天,帮助解决各种困难。每逢过年过节,他都抽时间给老人送去各种节日礼品,陪老人吃顿饭或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过节。2001年8月,老人因骨质增生卧床不起,韦成光花200元找到一名老中医去为老人看病。韦成光的行动也感化了老人家的左邻右舍,他们纷纷伸出援手,照顾老人的生活。就这样,梁琼英老人度过了一个温暖的晚年,直到今年中秋节前夕去世。
情暖孤儿心
2000年2月23日,韦成光在镇隆镇周塘村执行任务时,得知该村彭其林兄妹自幼丧父失母,由于无人照顾,生活十分艰辛。韦成光循线索找到9岁的彭其林和5岁的彭凤娟,看到其家中家徒四壁、破烂不堪,心中怜惜不已,他马上给兄妹俩添置了碗筷、锅、花生油等日用品。当了解到兄妹俩想读书的心愿后,他又通过组织联系到教育部门,使兄妹俩上了学并免交学杂费。
周塘村村民开始并不知道韦成光资助彭其林兄妹,直到细心的人发现并写报道表扬韦成光时,大家才知道他的事迹。在韦成光的影响下,许多民警都主动加入到资助彭其林兄妹的行列中。十多年来,韦成光和其他民警先后为彭其林兄妹捐钱献物近5万元。2001年,彭其林兄妹住进了新建的房子。
韦成光的妻子也把这两个孤儿视为自己的子女,平时经常为彭其林兄妹买衣服和药品,节假日还给他俩送去猪肉、饼干、水果等。为让他俩感受到家庭温暖,假期还接他们到自己家小住一阵。每当开学、期中和期末,韦成光都抽时间到他俩所在的学校,了解他俩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爱心接力
韦成光做的好事不胜枚举,他的事迹经常出现在各级媒体上,他本人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两次,市政法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等奖项。
是什么促使韦成光坚持做好事呢?记者了解到,韦成光从小家中贫穷,16岁出来工作,18岁从军,当时发现连队旁有一位老大娘很可怜,他是连队通讯员,每逢部队杀猪加菜,他就偷偷把一些猪下水拿去送给老大娘。或许正是这种怜悯之心,让他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做好事的动力。
韦成光说,他们交警大队一直有助人为乐的好传统,现在老同志退休了,自己不过是把接力棒接过来而已。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