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临桂新闻 > 正文

87岁的老人 44年的剪报人生

来源:桂林日报 2017-12-18 13:11   https://www.yybnet.net/

这满屋子的报刊有700多册,文字内容超过一亿字。

冬天天冷,韦长祥就着火炉剪报纸。

《桂林日报》经常刊登不少党的政策,是他的最爱,几乎每天都要查看和剪集。

44年来,他不但每天坚持读报,而且还将喜欢的内容全部剪集成册,几十年来光是剪刀就用坏了30多把,出了80多个种类共700多本剪报册,文字超一亿字

□本报记者蒋伟华通讯员李辉朝文/摄

如今,网络媒体和手机客户端成为很多人阅读的载体,不过临桂区中庸镇金岭村87岁的韦长祥老人却是位名副其实的读报达人。44年来,他不但每天坚持读报,而且还将喜欢的内容全部剪集成册,几十年来光是剪刀就用坏了30多把,出了80多个种类共700多本剪报册,文字超过一亿字,每年订报纸的钱近千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剪报大王”。

一次意外迷上剪报

“蒋记者好久不见了。”见到韦长祥时他热情地和记者握手。由于工作原因,记者多年前跟他有过接触,没想到事隔数年,他依然记得并准确地喊出记者的全名。

“每天都看报纸,想不记得你的名字都难。”他笑呵呵地说,因为几乎每天都看《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所以对熟悉的记者的文字都会格外留意。

说起韦长祥跟剪报结缘,要从1973年说起。那时43岁的韦长祥在临桂五通镇当新闻干事。有一天,他来到街上吃米粉,有个妇女带着孩子也在吃,但那小孩牙痛,吃一口米粉,却喊三声痛。韦长祥走过去,抓住他的手,捣弄了几下,马上止痛了。

旁人看了,眼睛都直了,一个劲问他:“怎么弄的?”他说,从报纸上学的,按摩几个穴位就行。于是,旁人问他借报纸学习,但他早把报纸给丢了。由此,他萌发了一个念头:为何不把这些报纸剪下来,永久保存?

说干就干。韦长祥年轻时当过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是当宣传干部,接触较多的报纸,他就把看完的报纸剪下来。自己办公室的不够剪,还跑到别的乡镇找朋友和领导要报纸和杂志。报刊的来源很关键,韦长祥还自掏腰包,订了《中国剪报》、《老年知音》、《南方科技报》等10多份报纸和杂志。

韦长祥并不满足,每次出差、走亲戚、休假和赶集,他都要找书,有时蹲在一个旧书摊,可以呆上半小时。由于买报和书刊等相关东西需要花费不少钱,老伴原来对此颇有怨言,不过看到老韦乐此不疲,并确实从剪报里获得不少知识,还能服务他人,后来也支持他剪报了。

韦长祥说,自己已经87岁了,从乡镇做宣传干事时利用业余时间剪报,到现在退休后专门剪报,算起来已经44年了。

44年剪报,文字超一亿字

“现在已经有700多册了。”说话间,韦长祥领着记者走进了他的房间。家里像个资料库,三四十个平方的堂屋里满满当当的都是各类剪报。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堂屋两边墙壁下摆的两排大书架,共6层,每层长七八米,整齐地放着已分类的剪贴本。仔细一看,有名人轶事、世界奇闻、保健和养殖等80多个种类。

“每个剪贴本有80页,每页5篇文章,每篇500字左右,算算有多少字?”韦长祥连续勾了几下手指,粗略算了一下,现在他剪报的内容超过一亿字。翻开一本《品茶》的剪贴本,记者惊讶地发现,目录里清楚地写着文章摘自《桂林日报》《桂林晚报》《广西日报》《广州日报》等近一百家报纸,关于茶的来源、种类、品尝方法等知识应有尽有。现在堂屋根本不够用了,就连卧室的桌子上、板凳上和床上,都放满了剪报本。家里处处散发着书香文化气息。

利用报纸宣讲党的各类政策

随着来韦家咨询政策、查阅资料、搜寻信息的乡亲们渐渐增多,韦长祥便在亲戚的资助下,利用村口的空地建起了一个“农家书屋”,免费向村民开放。他特别注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比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临桂全面铺开时,韦长祥就紧锣密鼓地收集有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报纸杂志,剪贴了一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集”。他还自己边收集,边学习,义务充当群众路线的宣讲员,悉心归纳各地的做法经验,并将整理好的信息定期拿到“农家书屋”去展示。从什么是“四风”之害,到“焦裕禄精神”的内涵,韦长祥用鲜活生动的事例、妙趣横生的讲解,吸引了金岭村乃至华境村委的党员干部慕名前来学习。

前段时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韦长祥就专门将《桂林日报》上关于党的十九大相关报道内容全部剪下来,贴在“农家书屋”的墙壁展板上供大家学习。每次只要有党的政策出台,他都会将相关内容剪下来供群众学习参考。中庸镇党委和政府对韦长祥的行动也大力支持,现在中庸镇政府每年都会帮他额外订一份《桂林日报》和《桂林晚报》,以方便他剪报进行党的政策的宣传。镇里还送给他一台复印机,更方便他集报。

韦长祥的剪报生涯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从2006年开始,韦长祥连续多次被邀参加《中国剪报》举办的“读者节”,并被评为“中国集报之家”“中国剪报大王”,荣获优秀建议奖。目前,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他还是不断学习,除了剪报,他还继续写新闻稿、拍照片、摄像等,忙得不亦乐乎。为此,他连续两次被广西日报传媒集团邀请到南宁参加通讯员表彰会,多次被评选为县、乡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评为桂林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3年被评为临桂县助人为乐道德模范。面对诸多荣誉,韦长祥说,读报、剪报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要活到老学到老,了解社会,跟上时代的脚步,才不会落伍!

新闻推荐

广西出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运行管理地方标准 一类室外避难场所应可容纳一万人

南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鸟瞰图。南湖公园内,随处可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指示牌。不同类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与容纳人数要求南国早报记者徐庆成/文苏华/图假如发生地震、大火灾等灾难,市民...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内心的故乡2017-12-11 00:00
评论:(87岁的老人 44年的剪报人生)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