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之前的荒地。(穿山村民委员会供图)
改造后的娱乐广场。记者刘净伶摄
图书阅览室。记者刘净伶摄
■编前语:
创城工作开展以来,桂林市的环境、治安、民生等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曾经脏乱差的地区,变得整洁、有序;一项接一项的惠民工程不断推出,越来越多的市民受惠其中。为了记录和见证我们身边的创城新变化,即日起,晚报推出“新变化”栏目。
穿山村民委员会辖区内的江东村是一个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的城中村。随着城市的变迁和发展,这里建起了栋栋楼房。与此同时,高密度的自建楼房也带来了休闲娱乐场所、停车场等生活配套缺失和居民精神文明生活难以满足的问题。
随着桂林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有序开展,穿山村民委员会的领导班子在这块拥挤的土地开垦出了居民休闲文化广场和停车场,让2000多居民在这里安居乐业。
曾经的荒草地
王敏是土生土长的江东村村民。对这片土地,他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
随着城市发展,地处桂林市市区地段的江东村也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居民们建的高楼越来越多了,瓦房再也看不见了。超市、餐馆、理发店……外卖和忙碌的人流来来往往穿梭其中,江东村变得越来越热闹,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王敏说:“自建楼房密度大,没有统一规划导致居民生活设施缺失。没有停车场、没有休闲娱乐的场所,车辆乱停乱放、生活环境无序嘈杂的情况让居民们抱怨连连。”
在这种情况下,穿山村民委员会的领导班子根据创建文明城市的相关要求和条例,决定改善这样的情况。
穿山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多次走访江东村,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发现了两块闲置的荒草地。这两块地分别约200平方米和600平方米,是江东村村民祖辈们去世后埋葬的墓地,由此一直没有被开发。
25日记者采访时,王敏出示了手机里存放的未建设前的照片。照片里的荒地上长满了齐腰高的荒草,十几座坟墓安置其中,旁边还有人丢弃的垃圾。
穿山村委的领导班子决定根据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指示精神,对这两块荒草地进行改造。村委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对村民进行走访,做通170余座坟墓迁坟的思想工作。
2019年,两块荒地的改造工作开始。
如今的惠民地
2019年底,两块荒地的改造工作完成。2020年投入使用。
站在改造后的土地上,脚下是平整的水泥地,看着悠闲地在其中休憩的居民的笑脸,记者很难把这里和过去泥泞、荒芜的墓地联系起来。
两块荒地中的一块被建设成了居民休闲、健身的娱乐文化广场。娱乐文化广场约200平方米,配有一个书籍借阅室。借阅室闹中取静,整洁明亮,配有生活常识、保健、小说等书籍。广场上,一边配有两套跷跷板、单双杠等健身器材,另一边是宽阔的空地,周边是几个石桌、石凳。几乎每个健身器材和石凳上都坐着居民,他们有的在健身,有的在谈笑。
“到了晚上,村民们会聚集在这里跳舞,这里会更热闹。”王敏告诉记者,如今这里已经成了最受村民们欢迎的地方。
另一块空地被建设成了停车场,有30多个停车位,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车辆进出停放有序,一改之前城中村脏乱差的环境。
居民安居乐业称赞有加
在居民休闲娱乐的广场,外来务工的邓师傅对这里称赞有加。“以前带孩子耍要跑到体育馆,现在出门就可以,更近、也更方便了。”邓师傅说,他在江东村租住了十几年,见证着这里的变迁,切身体会到了创城工作开始后,居住环境越变越好。现在除了带孩子,他还会来这里看人下棋,工作之余,放松自己。
现场正在使用健身器材的邓奶奶说,退休后有空她都会带孙子来这里和其他老人聊聊天,一起健身,“感觉很惬意”。
创城的村委工作人员、穿山村委副主任汪卫国向记者介绍,除了休闲娱乐广场,新建成的停车场也备受居民欢迎。
“以前没有停车场,轿车只能在街边乱停,被剐蹭是常有的事情。还有的车在居民楼下一停就是十天半个月,车主不见踪影,非常影响居民的道路出行。”汪卫国说,因为车辆乱停乱放,一些冲动的居民往往还会有划车、砸车的行径。
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新建成的娱乐广场和停车场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夜晚路灯亮起,四周也随之明亮。广场和停车场周边也安装了电子监控摄像头,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如今,再也没有居民反映车辆被划、被砸了。治安案件发案率也有效降低。居民们的生活都得到了保障。”汪卫国说。
记者刘净伶实习生马铭婴
新闻推荐
全州碧桂园园林实拍桂林碧桂园·剑桥郡建筑面积约227㎡的空中云墅荔浦碧桂园·悦江园林实拍碧桂园的贴心服务桂林碧桂园...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